首页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五百七十三章 动荡的市场和五纳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自从五月份海蓝汽车举行了发布会,轰动了全球汽车圈之后,全球范围内的汽车产业界也是陆续做出了反应。

目前电动车领域里的老二,占据了美国大部分电动车市场的特斯拉,宣布了旗下固态电池的研发进度,号称已经在实验室里成功地制造出来了一种能量密度超过九百瓦时每公斤的固态电池,并有望在三年内量产。

同时还有其他企业也陆续宣布了自己的所谓固态电池计划,还一个个都拿出来了不少的成果,乍一看数据都挺好看的,但是真问什么时候量产,则是一问三不知。

在海蓝汽车之前,实际上各种固态电池就已经出现,在实验室里多着呢……但是没有任何一个走向了量产…这都不是成本高不高的问题,而是技术没到那程度。

如果技术成熟了,就算是成本高昂,但是也能够用在一些用量少,对成本不敏感的产品上……比如便携智能终端。

如果增加一倍两倍的电池成本,就能够让手机续航翻倍,那么手机厂商们会毫不犹豫的使用……因为所谓一倍两倍的成本增长,但是手机电池就那点用量也不过几十块,撑死了百来块的成本涨幅而已,用在高端机型上没有丝毫问题。

所以,成本其实都不是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搞不出来。

各家陆续宣布自己的所谓固态电池计划,更多的其实还是为了稳住股价,不至于股价跌的太难看。

针对海蓝汽车全面推出固态电池,真正有实际动作的,其实还是徐申学旗下的宁代电池……宁代电池在六月份正式对外宣布,对旗下的半固态电池以及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实施不同程度的降价,以助力各客户应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海蓝汽车的固态电池性能优越,想要在性能层面来抵抗是不可能的,那么最佳的办法就是降价!

固态电池固然各种好,但是它贵啊……最关键的是,只有海蓝汽车有,而且它不供应给其他汽车厂商啊。

这种情况下,宁代电池的选择是对旗下各电池降价,协助客户降低车辆价格,进而稳固中低端市场。

至于高端市场,那就别指望了……

人家有钱人不傻的……人家也想要自己的电动车搭载更好、更安全的固态电池。

所以半固态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的最佳出路就是降价,然后稳住十多万,二十多万的市场。

至于三十万以上的……太难了。

随着宁代电池那边的电池降价,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的降价幅度比较大,国内的一家汽车厂商立马跟进,宣布旗下的一款入门级智能电动车车型,不仅仅拥有四百公里的纯电续航,搭配EYEQ系统的L2辅助驾驶,而且价格破天荒的只需要九万起步!

而这还不是微型车,而是经紧凑车型,这个续航,这个智驾水平再加上价格,可以说把价格往下又拉低了一两万!

随后其他汽车厂商也是陆续宣布旗下的部分车型价格下调或者给优惠。

这也导致了大量使用半固态电池的车型,其价格也来到了二十万以下!

就在去年,采用半固态电池的车型都还算是高端车型的专属,便宜的都要二十几万,贵的三四十万的也有。

现在,十大几万的车型上都能看见了,甚至一些剑走偏锋的厂商,在十五万以内的车型里都使用半固态电池,虽然用量少,续航低一些,但是却能够用半固态电池用来进行宣传。

这也是宁代电池的目的,调低电池出货的价格,进一步压低市面上各类电动车的成本和售价,提升电动车的整体渗透率……这样电动车市场规模就更大了,而电动车市场规模大了,作为全球范围最大的第三方动力电池供应商,而且还是占据全球第三方动力电池市场百分之七十以上份额的企业!

宁代电池是能够从整体市场的扩充里获得巨量的订单的!

而更多的订单,又能摊薄电池制造成本!

这看似是走薄利多销的路子,但实际上人家最后的毛利率并没有降低……反而因为销售额的大幅度上涨而带来更多的营收以及利润。

不管是如何,这个夏天电动车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价格下探……这其实也挺高效的。

人家隔壁海蓝汽车因为发布固态电池,旗下的平均车辆售价上涨了不少……然而其他汽车厂商的电动车价格却是持续下跌。

这一点,有些类似前些年智云集团发布S系列的Max以及MaxPro机型,把手机的售价拉升到八千甚至一万。

然而其他手机厂商,则是持续比拼性价比,搞出来一大堆性能很不错的千元机,甚至八九百块的手机也很难打。

整个市场,呈现了一种很诡异的两极分化!

S系列手机价格昂贵,但是卖得特别好……两三千元的中端市场持续萎缩,但是两千元以下的低端市场则是持续扩大,销量增速明显。

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场里也出现了这种诡异现象!

海蓝汽车的各车型里,自从五月发布会后出现了很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大量订单都是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

其中销量最好的新上市的入门级中型SUV车型:海蓝HEV的双驱长续航版本!

该版本搭载固态电池,拥有七百公里的纯电续航,采用双驱驱动,搭载L3辅助驾驶,国内补贴后售价在三十八万。

上市仅仅一个月,就已经从全球范围内接到了超过二十万辆的订单……占据了海蓝HEV全系列里百分之五十的订单量。

目前这款车型的提车时间,已经是安排到了三个月以后……订单太多,工厂生产不过来。

其他多款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销量也很不错的。

就算是价格比较贵的海蓝MEV的固态电池版本以及海蓝SLMC固态电池版本,销量也比较高。

按照海蓝汽车内部的统计,哪怕是固态电池只用在了高端车型、中端高配车型上,售价相对昂贵,但是未来一年里的订单量也会超过一百万辆!

而海蓝汽车旗下的海蓝电池的固态电池产能……根本没这么多,所以未来一年里的这些固态电池的车型交货期就会比较久。

大量固态电池车型的订单,这导致了海蓝汽车的汽车平均售价大幅度上涨……毛利率也有相当的上涨。

海蓝汽车越卖越贵,赚的越来越多,但是其他电动车厂商的汽车价格,则是越卖越便宜,毛利率也逐步下降。

这就是先进技术的作用了。

海蓝汽车依靠自动驾驶和固态电池这两个黑科技,大幅度拉升售价,而且还不愁卖……

其他汽车厂商则是困于没有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也没有自身的独家先进电池技术……辅助驾驶技术用智云集团的大路货色的EYEQ系统方案的,电池用宁代的电池!

但是这两样东西,你能采购,别人也能采购使用啊,这样一来就失去了独特的技术优势了。

最后陷入了比拼性价比,比拼外观,比拼营销的局面。

而这些比拼都是有成本的,而且成本还不低……尤其是营销成本……普通消费品的营销成本一向来都是产品成本里的大头,尤其是对于普通品牌而言。

这比来比去,电动车的售价持续降低,毛利率持续降低,经营成本持续高涨……假以时日,又将会陆续一批新能源车企倒闭。

当然,这对于部分拥有自身核心技术,同时规模也足够大,承压能力更强悍的车企而言,这反倒是一场机会!

如比亚迪,人家虽然纯电没啥独特技术优势,但是人家的插混技术牛逼啊……在插混这个领域里人家比亚迪敢说第二,其他车企都不敢说第一。

强如海蓝汽车,在过去多年里都没有试图在插混领域里和比亚迪竞争……拿自己的短板和人家的顶级优势竞争,那不犯傻嘛!

在纯电领域里搞不过,人家比亚迪就搞插混……纯电号称七百公里续航就很牛逼了,插混能用电又能烧油,从不需要担心什么续航焦虑!

于是乎,比亚迪在六月份的时候,陆续宣布旗下多款车型的价格下调,并准备发布新一代的插混车型,死磕十多万价位的这一核心主流市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