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五百七十三章 动荡的市场和五纳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老子卷不过海蓝,我还卷不死你?

然后……国内一票电动车厂商们还没有感受到压力,不就是比性价比嘛,老子也可以的!

但是一大票合资厂商的燃油车就感觉天要塌了……销量自从五月份开始就已经下降的很厉害了,但是等到进入六月份后更惨……大雪崩似的!

有家合资厂商的海外品牌车型,上半年卖的勉强还可以的,月销量还有个万把台呢,结果六月份后,销量直接腰斩……

这种现象,其实比海蓝汽车发布固态电池更震惊业界!

海蓝汽车好是好,各种黑科技满满,谁看了都心动……但是它贵啊!

昂贵的海蓝汽车,一年撑死了三四百万辆的全球销量,不管你海蓝汽车做的有多好,也就这个销量了,因为就没那么多有钱人来让海蓝汽车扩大市场容量。

一年三四百万辆根本影响不了全球每年七八千万辆汽车的巨大市场,难受的只是一些豪华汽车品牌,如宝马,奔驰。奥迪,凯迪拉克,凌志等品牌车型。

然而对于绝对主流车型而言,实际上没有什么影响!

然而现在的国内的一票电动车厂商开始卷十多万的市场,开始搞性价比新能源车型的时候,这冲击就可就大了。

因为价位重叠……消费群体重叠,这就产生了剧烈的竞争冲突。

——————

徐申学并没有管太多外面电动车市场的波澜……电动车事业板块虽然很重要,但是依旧算不上是他的核心事业。

他的核心事业,始终是半导体……有了这个核心,才有人工智能,有了人工智能,后头才会有一系列下游的顶级终端产品,电动车的自动驾驶,机器人,智能终端,虚拟设备等等。

上述所有规模庞大的重要业务,归根到底都是建立在先进半导体上的。

没有顶级芯片,玩个毛线的高科技啊……

六月下旬,徐申学抽空去了一趟通城第三十二厂!

智云微电子通城基地的第三十二厂……全球范围内的第一家采用五纳米工艺,并且在技术上延伸,未来也能够用于三纳米工艺的顶级半导体工厂!

这家工厂采用的是海湾科技里最顶级的HEUV-300C型光刻机,这种光刻机一点五纳米的套刻精度,足以支持其进行双重曝光,进而满足等效三纳米工艺的技术需求。

也就是说,从硬件条件来看,这个第三十二厂的硬件设备,理论上是能够用来量产等效三纳米工艺的芯片的……只是目前的智云微电子的等效三纳米工艺技术还不成熟,搞不来!

整个工厂设计产能是每月五万片,附带完善的各类配套工厂,说是一个工厂,但其实是一个单独的半导体制造基地了。

整体投资达到了惊人的两百亿美元……这是智云微电子,也是智云集团最近几年里完工投产的最大单体投资项目!

足足两百亿美元的投资啊!

如此惊人的投资,堪比那些世纪工程大项目!

而且这个第三十二厂的投资成本,也比之前智云微电子的核心工厂,即大规模量产七纳米工艺,同时期设备标准也能够满足五纳米工艺制造的第二十九厂更高!

第二十九厂的第一期工程,月产能是三万片,不算其他配套附加项目,如3D先进封装工艺工厂等,只算其核心的逻辑芯片制造工厂,该工厂投资是一百零五亿美元,每万片产能的投资成本大概在三十亿美元。

但是第三十二厂的的设计月产能是五万片,然而投资规模就达到了两百亿美元,每万片的投资成本达到了四十亿美元。

导致第三十二厂的投资成本更高的核心原因就是,第三十二厂的采用的各类设备,全都是最顶级的半导体设备……它不仅仅是按照制造五纳米工艺来准备的,而是按照未来制造三纳米工艺的标准来准备的,进而导致投资成本激增。

不管什么时候,想要领先对手,提前搞最先进的工艺,其投资都是非常夸张的。

倒是稍微缓几年的话,再来投资同样工艺的半导体工厂就会便宜很多。

前几年智云微电子搞第一座EUV七纳米工艺工厂的时候,每万片产能投资是三十五亿美元左右,而现在,这个价格大概只需要二十亿美元,如果过几年,这个价格还会更低。

因为技术更加成熟,设备价格也下降了不少,整体投资成本也就更低了。

不管是什么东西,都是新出来的时候最贵的,光刻机如此,蚀刻机,例子注入机等等都是如此……你什么都要最新的,那自然是天价。

而智云微电子的第三十二厂,就是什么都要最新最好的设备。

不过也别担心智云微电子花费如此昂贵的价格搞先进半导体,最后会亏本之类的……你要知道,先进工艺的半导体虽然投资大,但是它赚得也多!

智云微电子给智云半导体的内部代工报价是五纳米工艺的一万七千美元每片……全球第一个用,价格就是还这么贵。

甚至昂贵到处了智云半导体外,其他半导体设计厂商看了都摇头的地步……太尼玛贵了。

而规划中的三纳米工艺更贵,两万多美元一片是板上钉钉的,问题是两万几……

先不说未来的三纳米工艺了,就算是现在的五纳米工艺,按照五纳米工艺代工费每片一万七千美元来算。

每月五万片,一年是六十万片,每片一万七千美元,一年代工收入就是一百零二亿美元。

然后……半导体工厂的日常运营成本其实是非常低的,比如人员薪资占成本比例很低,原材料成本其实也一般般。

半导体工厂的最大成本,其实是设备折旧成本。

很多时候看到先进半导体企业公布的工厂毛利率很低,那是因为半导体行业喜欢把设备成本折旧进去了,而且一般是以三年或五年来计算折旧的……

但是你家一点五亿一台的EUV光刻机才用三年啊?

动辄上百亿的投资成本,在三年内折旧进去,就算是光刻机是印钞机,也顶不住这么个折旧算法啊!

所以前期毛利率好看才见鬼了。

但是三五年后呢?庞大的设备成本已经折旧过了,半导体的日常运营成本也不高,这意味着后面的营收里,大部分都是利润。

以智云微电子的第二十九厂为例子,按照智云微电子内部的计算,这家工厂投产三年内,基本上就能够把前期成本全部收回来,以后就是纯赚……

而第三十二厂的预计成本收回时间,大概也是三年左右。

三年后,第三十二厂就是印钞机,每年都可以为智云微电子提供数十亿美元的利润……

当然,这是独属于顶级工艺的待遇,因为几乎垄断市场,代工价格极为高昂。

如果是成熟工艺的话收回投资成本可就要慢许多了,能做成熟工艺的厂商太多,竞争之下,代工价格比较低,回本周期要更长。

这也是智云微电子热衷于搞先进工艺的缘故,虽然投资大,技术难度大,但是它其实挺赚钱的。

第三十二厂,则是智云微电子在先进工艺里的典型投资案例!

而现在,这家全球范围内最顶级,最先进的半导体工厂,正在为自家集团的核心产品S系列手机生产最新一代的S1103芯片!

全球首款五纳米工艺手机SOC!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