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72章 买地!懵逼的上海县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你们是……”那汉子抬头,见两人气度不凡,尤其是朱雄英虽穿着便服,眉宇间却带着股贵气,顿时收了声,拱手行礼,“下官上海县令,姓王名敬之。”

“王县令不必多礼。”朱高炽笑着打量他,“看你愁眉不展,是为县里的事烦忧?”

王敬之叹了口气:“不瞒二位,县里刚接了旨意,要扩修码头,可百姓都觉得滩涂荒地没用,宁愿抛荒也不肯出让,下官正头疼怎么劝呢。”

王敬之确实很头疼,因为这个时候的上海,实在是一个贫瘠落后的地方。

说是县城,其实还不如内陆一个大镇热闹,街面上像样的商铺没几家,百姓大多靠打渔、晒盐过活,日子过得紧巴巴。

最要命的就是离海太近。潮水一涨,沿岸的田地就被淹得白茫茫一片,退潮后留下的全是泛着白碱的淤泥,别说种麦子、水稻,连耐碱的芦苇都长不茂盛。

全县在册的田地看着不少,可十成里有七成是这种“望天收”的滩涂,剩下三成好地还得靠天吃饭——遇上台风天,海浪能卷着沙石漫过堤坝,把刚种下的秧苗砸得稀烂。

百姓守着这片盐碱地,想种粮种不了,想经商又没本钱,年轻力壮的大多跑出去当水手、做脚夫,留在县里的不是老弱就是妇幼。

县衙的库房常年空着,收上来的税银还不够修堤坝的,更别说建学堂、铺道路。

王敬之上任三年,天天琢磨着怎么让百姓能吃上饱饭,可对着这望不到头的滩涂,除了叹气还是叹气——连土都留不住水,留不住肥,还谈什么发展?

朱高炽眼睛一亮:“滩涂荒地?正好,我想从县里买些地。”

王敬之愣了:“买地?二位想买哪里的?县城里的良田都有主了……”

“就买那些没用的。”朱高炽道,“滩涂、盐碱地、还有码头附近没人要的荒滩,有多少要多少。”

王敬之的眼睛瞪得像铜铃,手里的账册“啪”地掉在地上。

他看看朱高炽,又看看朱雄英,忽然怀疑自己是不是没睡醒——这上海县的滩涂,夏天泛着白碱,冬天积着冰水,连野草都长不旺,除了渔民偶尔去捡些贝壳,谁会要这破地?

“二位……没说笑?”他结结巴巴地问,“那些地……根本种不了庄稼,盖不了房子,买去做什么?”

“有用。”朱高炽蹲下身,捡起账册翻了翻,指着上面标记的“盐碱滩”区域,“这些地,我不光要买,还要按每亩一百文的价钱买。另外,凡是愿意把滩涂卖给县里的百姓,朝廷还会给他们补贴——迁去县城附近的,分新屋;愿意留下的,优先安排码头的差事。”

王敬之彻底懵了。

一百文一亩买废地?还要给百姓补贴?这哪是买地,分明是撒钱!

他张了张嘴,想说“大人您是不是疯了”,可看着朱高炽认真的眼神,又把话咽了回去。

他定睛一看,这才发现朱高炽身旁的人竟然是皇太孙朱雄英,立刻提起了精神。

朱雄英来了这么久,天天在海岸边操练,他还是认识的。

这些日子,县城里谁不念叨这位皇太孙?

穿得跟普通兵卒一样,顶着日头跑沙滩,被张侯爷骂得狗血淋头也不吭声,连带着县太爷都偷偷去看过两回。

此刻见朱雄英褪去戎装,换上常服,虽脸上带着倦色,眉眼间的贵气却藏不住,王敬之这才后知后觉——能让皇太孙亲自陪着的,必是京里来的大人物,说不定就是那位力主建海军学院的皇孙殿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