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书七零,炮灰手撕剧本搞基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00章 挑选项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祝院长告辞后,秦枫一拐一瘸跳上楼梯,秦邦彦亲自抱着项目书跟在他身后。

“你专心工作,到了饭点也别下楼,我让保姆给你端上来。”

“……哦。”

秦枫等他出去,把拐杖往墙上随手一撑,自己往床上躺,睡了一觉养足了精神,这才慢悠悠跳到书桌旁坐下,翻开第一本项目书。

第一个项目是京市文化宫的改造项目。

修建于50年代的文化宫,充满了苏国式风格,占地面积很大,但功能单一,除了礼堂就是活动室和图书馆,建筑内部的空间色调也很压抑。

距离文化宫落成已经过去30年,单一的功能早就已经不适合于现在,市政府希望对文化宫进行改造。

除了娱乐和教育,还要增加健身和商业服务的场所。

这是一个挺不错的项目,地点就在京市,不用跑外地这么麻烦,适合秦枫现在的战损状态。

但他没有马上下决定,而是放下这本项目书,拿起下一本项目书。

看完所有项目,他从中挑出4本项目书,除了京市文化宫的改造项目,另外还挑出了3个项目候选。

第二个项目是冀省某市的筒子楼改造和扩建项目。

众所周知,筒子楼的居住环境不好,同样是50年代建成的筒子楼,到了现在不仅楼龄高,也已经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活要求。

筒子楼所属的单位是铁路部门,出了名工资高的单位,住在里面的职工经济条件都不错,但筒子楼限制了他们的消费。

家里想买个电视机都没地方放,这样的日子确实很煎熬,因此筒子楼的住户怨声载道,改造和扩建只能提上日程。

第三个项目是陕省村子搬迁改造计划,那村子不仅历史悠久,还有少数民族特色,当地政府决定保护起来。

现在大家也是有了文物古迹的保护观念,这个改造项目应该所有项目里最轻松的,出于保护古建筑的目的,大改肯定不行。

当地政府的意思,是希望保留村落原生态的同时,把村落发展成当地的旅游胜地。

因此大动工不会在村落内部,而是村子外面,铺水电和修建游客中心什么的。

看到这里,秦枫反而觉得这个项目也不简单,在建筑上不太有发挥的余地,更重要的点在于设计者和决策者的发展眼光。

第四个项目,湘省的国营纺织厂改造计划。

湘省某地的国营纺织厂10年以前效益非常高,因此分厂开了一家又一家,已经开到了五家厂房。

但是这几年,受到改革开放的冲击,纺织厂的效益大大降低,虽然不到撑不下去的地步,但也没法继续支撑五个厂房的工人。

因此,当地政府与纺织厂高层开会后决定,要关闭其中一家厂房,被挑选出来的倒霉蛋是三厂,人数在五家厂房里不多不少,也有一万多的员工。

偌大的厂房腾出来,不能空着光占地,不产生价值,因此当地政府决定改造。

至于怎么改,他们也没想法,只提出了几个要求,希望能盘活资产,解决失业职工的就业问题。

这种没有具体方向的项目最烦人,秦枫犹豫了好久,才把这个项目挑进候选名单里。

他作为一个穿越人士,很清楚再过10年,大裁员就要来临,到时全国各地有多少职工失业,多少个家庭顿时陷入困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