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卷 第428章 惊世赌局!三亿空手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这价格,若让霍家、包家、李家他们知道了,只怕会觉得太阳从西边出来!做梦都要笑醒!小林生,这是我能给的极限!置地不是白菜,你还能指望用买烂菜梆子的价拿走这王冠上的明珠?”

条件的确优厚!一亿启动金,撬动十四亿资产!

客厅里,高乔浩听得眼睛都直了,紧张地盯着老板。

这一次,林火旺没有再立刻回绝或嘲讽。

他陷入了真正的沉默。

听筒里,只有微弱的电流音在滋滋作响,仿佛能感受到电话那头沈弼屏息凝神的压力。

这沉默持续得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久。

沈弼没有催促。他知道,猎物已经进了网,正在做最后的挣扎。

终于,林火旺的声音重新响起,平稳,低沉,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清晰:

“这条件么……可以。”

沈弼悬着的心瞬间落下大半。成了!

但这念头刚起,林火旺的下一句话又让他的心提了起来:

“不过,我还有一个条件。”

沈弼眉头微皱,但并未发作:“请讲。”

林火旺的声音毫无波澜,却字字重如千钧:

“沈弼大班,说实话,我兜里是真干净,一亿启动金也拿不出。更别提我还收了那么多华资小企业,总要投钱进去填窟窿、图发展的。”

他顿了顿,抛出了那个石破天惊的要求:

“麻烦你让纽璧坚那边,怡和洋行,低息贷我三亿港币周转。”

“并且,这笔三亿贷款的合同条款,必须和你汇丰那份一模一样!白纸黑字写明:若三年内发生影响港岛政局稳定的变动,这三亿,我也不还了!到时候,该拿置地股份抵债就抵债!该勾销就勾销!”

仿佛觉得这还不够,林火旺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商量的决断:

“另外,我接手置地集团后,不喜欢别人指手画脚。怡和洋行现在安插在置地董事局和管理层的那帮人,马也好,牛也罢,让纽璧坚一周之内,全部给我清走!交接干净!我的人会接手。一个不留!”

“啪!”

电话那头仿佛传来硬物落桌或笔杆折断的微小声音!

“……”

听筒里只剩下一片死寂。

这哪是一个条件?这简直是在往汇丰和怡和头上拉屎拉尿!要求贱卖优质资产的卖家,再反过来掏三亿低息贷款给买家?还附带风险免责条款?还无情地清场驱逐原控制者?

这不等于白送三亿现金?等于林火旺一分钱没花,空手套走了20%股权,再顺带拿了两亿现金?!

饶是沈弼涵养功夫炉火纯青,此刻也被这狮子大开口砸得气息不稳,头脑嗡嗡作响。他只觉得一股血气直冲头顶,多年来养成的冷静几乎被这无耻的条件撕开一个口子。

紧接着,一声几乎可以说是失态的大笑声从听筒里爆开:

“哈哈哈……小林生!!!”沈弼的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怒极反嘲的复杂情绪,“我真的……真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居然能比那些在商海沉浮半世纪的华商们更贪婪!更无耻!脸皮……也更厚上十倍!你这哪里是谈生意?你这分明是打算拿着刀子直接进英资的金库抢劫!!”

高乔浩在一旁听得心惊胆颤,老板要价太狠了!太离谱了!简直是羞辱汇丰和怡和!沈弼的怒火隔着电话线都烧过来了!完了完了!搞砸了!

被这般痛斥、挖苦、嘲讽,林火旺脸上却无半分愠色。他甚至放松地向沙发后靠了靠,语气平淡地反问了一句:

“为什么不答应呢,沈弼大班?”

他顿了顿,声音里第一次带上了一丝类似“友善”的蛊惑意味:

“我这提议,说到底,不就是想和贵行以及怡和洋行……增加一点互动、多一点深度合作么?绑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这对你们有什么坏处么?你汇丰十亿贷款都给我了,还说不服怡和拿出个两三亿么?”

……

这一句轻飘飘的反问,像一盆冰水,突然浇在即将燃烧的火线上。

电话那头沈弼的爆发笑声如退潮般戛然而止。书房里静得能听到大班指节敲击桌面的“笃笃”声。

那句轻飘飘的反问,像一盆冰水,精准浇熄了他燃烧的荒谬感和怒火。

合作?捆绑?利益共同体?

林火旺这个词用得极其狡猾,却又像一个黑洞,瞬间吸住了沈弼的全部思维!

刚才还汹涌的、觉得被愚弄的愤怒,如同被瞬间抽干。他脑子里那台精密的金融机器,正因林火旺这句“增加合作”、“利益共同体”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运转起来!

坏处?

没错,表面看,林火旺的条件简直是赤裸裸的敲诈。怡和不仅要被逼着借给他三亿,还得承担潜在的亏损风险,三年免责条款,完全是丧权辱国!汇丰这边也额外承担了三亿可能打水漂的敞口。这完全是资敌!给林火旺送钱、送弹药!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但是……换个角度看呢?

沈弼之前所做的一切——推动林火旺接盘、提供优厚贷款、附加免责条款——最深层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是控制!是绑定!是利用!

找一个看似冲动贪婪、与大陆关系疏远,日籍身份、又和正在崛起的本土华资家族霍家有不可调和矛盾的代理人,取代怡和掌控置地这个象征性的核心资产!表面上置地脱离了英资怡和洋行的直接掌控,实际上却被一个更易于控制、更受制于汇丰、且与大陆保持距离的小林天望握在手里!同时还能有效地与霍家等华资形成对抗、消耗!

这才是沈弼作为汇丰大班,真正要维护的“秩序”——一种利于英资幕后掌控的秩序!防止任何一方,尤其是像霍家这样亲近大陆的华资独大的秩序!

现在,林火旺这个匪夷所思的要求,表面上看是在敲诈怡和和汇丰。

可仔细一琢磨……这岂不正是把这层沈弼想要的“绑定”和“利用”关系,以债权的形式……捆绑得更死、更深、更牢不可破了吗?!

林火旺将不仅背负着汇丰十亿港币的巨额贷款,用于收购那20%股份,还将额外背负怡和洋行的三亿港币贷款作为所谓的“运营周转金”!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个年轻的野心家,将被汇丰银行和怡和洋行这两大英资巨头,如同两根粗壮的铁链,死死地“锁”在了英资的利益战车上!

他必须确保置地集团在他的掌控下成功运营、股价稳定甚至上涨,才能保障自己有能力偿还这总额高达十三亿港币的贷款!

他不是怡和的敌人,因为他接手置地,帮怡和化解了危机,反而成为了怡和洋行的一个“重要债务人”!

怡和虽然被迫借出三亿,但林火旺接手置地的同时,也等于帮它彻底解决掉了积压在汇丰银行的那笔十亿不良抵押贷款。怡和不仅甩掉了最大的定时炸弹,更重要的是,它们拥有了对小林天望的巨大债权!

表面上小林天望空手套走了20%股权外加三亿现金,背上了十三亿债务。

但在沈弼此刻重新计算的天平上:林火旺为了维系他在港岛的商业帝国,将不得不更加依赖和亲近英资圈子,更会死死地站在霍家等华资的对立面!他用贪婪给自己织了一张无法轻易挣脱的网。汇丰和怡和,成了这张网上最牢靠的节点!

至于那三亿贷款的“三年免责”条款?与这更深的绑定相比,这个风险点突然变得……似乎可以商榷了?毕竟,如果三年内真的出事,汇丰在整个港岛的损失会更大,也就无所谓这十亿和三亿了,所以这压根就不是需要顾虑的地方。就这样,荒谬的逻辑在资本的精算下竟似乎有了诡异的说服力。

电话那头,林火旺在沉默,似乎在等待着。但这沉默对此刻的沈弼而言,不再是压迫,反而变成了一种默契的信号——小林天望在等他理解这层“交易”下的深意。

沈弼深吸一口气,那饱含惊怒和嘲弄的声音完全变了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着浓厚算计意味的平静试探,仿佛刚才的怒斥从未发生:

“小林生……你刚才提到的这个‘额外合作’……这个思路角度……倒确实是个有趣的提法。”

他故意停顿,像是在认真推敲词汇的力度:“你说得对……加强互动,深化合作,形成更紧密……稳固的利益纽带……这对汇丰、对怡和、当然,也包括对你的长远发展……尤其是在当前微妙的环境下……确实有其……积极的战略意义。”

他像是做出了极大的让步,语气带着“为大局考虑”的沉重:“这样吧!怡和洋行那边……我亲自去斡旋!我尽力说服纽璧坚爵士……考虑这个特别……贷款合作方案。至于你说的那三年免责条款……还有你接手置地后希望怡和人员一周内完成交接……这些要求,我相信纽璧坚爵士,会充分考虑你的特殊需求和……我们共同未来的战略合作前景。”

电话这头,林火旺嘴角无声地勾起一个冰冷的弧度,但声音却适时地透出恰到好处的“热切”:

“沈弼大班果然深明大义!格局宏大!小林我感激不尽!这份信任,我一定不会辜负!那……一切就仰仗您了?静候佳音?”

他像个收到承诺的孩子,话语里充满了期待和信赖。

沈弼听着对方那立刻转换的“热诚”语气,心中雪亮——这小林天望,真是将贪婪与“天真”扮演得天衣无缝。他捏着话筒,目光扫过落地窗外中环璀璨的霓虹,最终落在远处模糊的怡和大厦轮廓上,那里面是即将暴跳如雷的纽璧坚。说服那头困兽……怕是要费点功夫,但并非没有筹码。

沈弼的回应充满了掌控大局的笃定:

“小林生放心。我这就和纽璧坚爵士……好好沟通一下。相信很快……会有个让你我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电话挂断,忙音在空寂的书房响起。

沈弼背脊挺直,眼神锐利如鹰。他再次拿起那部直通怡和洋行顶层的专线。

一场决定港岛顶级资产归属的战役,胜负已分。而输得最彻底的,或许正是那个自以为还在棋局之中的输家。

电话接通,没等对方出声,沈弼不容置疑的命令已然下达:“纽璧坚,到我办公室来……现在!事关置地集团的股价和你的……全身而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