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卷 第428章 惊世赌局!三亿空手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浅水湾三号的巨型落地窗外,晨光勉强刺破维多利亚港上空沉闷的阴霾,却驱不散盘踞在中环交易大厅的恐惧。电话铃锐利炸响,撕裂了客厅凝滞的空气。

高乔浩浑身一颤,几乎是从阴影里跳起来。他看着老板林火旺——这位对外是东瀛阔少“小林天望”的身影——不急不缓地踱到那部漆黑的专线电话旁。林火旺脸上不见波澜,目光深得像不见底的古井。

他拿起听筒。

“小林生,我是汇丰沈弼。”声音透过听筒传来,低沉、平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掌控感,没有寒暄,没有试探,直接切入核心:“纽璧坚爵士想必昨夜也跟你谈过。汇丰全力支持你接管控股置地集团。置地20%质押股份,总作价按七十亿港元市值算,你只需自筹四亿,剩下十亿,汇丰提供贷款,利息低于市场最优利率。”

沈弼的语气笃定,仿佛递出的不是一份价值连城的资产,而是早已板上钉钉的交易。

林火旺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下撇了一下。真是好大的“礼”,好高的价码。

“沈弼大班,”林火旺的声音透着一股懒洋洋的疏离,带着明显的东瀛腔,却清晰冰冷:“谢了。不过,我真没兴趣。口袋空空如也,一个铜板都挤不出来了。况且……”

他顿了顿,语速放慢,每一个字都刻意地清晰传递:

“置地?眼下全港都在逃难似的抛售。你也看见了,刚开盘就砸穿六十块!撑死算,整间置地集团现在才值几个钱?六十亿?五十八亿?怕都多了!你让我用七十亿的作价来接它?七十多港币一股?”

林火旺发出一声短促的嗤笑,毫不掩饰其中的嘲讽:

“汇丰大班,我小林天望就算年少无知,看着也像冤大头不成?实话讲,我自己手上那点7.5%的筹码,现在挂六十元都卖不出去!亏本都没人要!您让我再掏大价钱去买另一座山?”

电话那头沉默了不足半秒,沈弼显然没预料到自己亲自出面了,林火旺还会拒绝如此干脆直接。

“小林生,”沈弼的语调微微抬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告和利诱,“霍英栋昨天晚上和我们联系过。他们开出的收购价,可是每股七十五块!”

这潜台词直白无比——你不接,有的是人抢着要!

林火旺心底冷笑,果然搬出霍家施压。他立刻接口,声音里甚至带上点“热情”:

“七十五块?好价!大班!那您赶紧卖给他们啊!霍家肯当这个冤大头,我乐见其成!省得他们老觉得我在和他们作对。让霍英栋接了这烫手山芋,我还能当面恭贺他霍大亨如愿以偿呢!”

他语气轻快,仿佛真心为霍家“捡便宜”而高兴。这漫不经心的回应像一根针,精准刺在要害。

电话那头的气息明显粗重了一丝,那是久居高位的沈弼被顶撞时强压的怒火。但他不愧为汇丰掌门,城府极深。

“小林生!”沈弼的声音陡然下沉,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你我都清楚,置地集团在港岛代表着什么。它是英资在远东商业地产领域的基石,象征着财富与秩序的中心!一旦落入霍家手中……”他故意停顿,加重后面话语的分量,“以霍英栋父子与你结下的梁子,你觉得,有了置地这柄权力之剑,他们会放过你在港岛的产业?《龙JUMP》?你收购的那些华资企业?只怕每一步,都会加倍刁难!举步维艰!”

沈弼的言辞锋利如刀,直指林火旺在港岛的根本利益和生存空间。

“至于风险……”沈弼话锋一转,语气缓和,带着一丝罕有的“推心置腹”: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纽璧坚和我都在港岛几十年,绝非鼠目寸光之辈。我可以汇丰大班身份向你担保,此次出售,绝非因收到什么‘北方风声’。纯属怡和自身商业运作调整所需!”

似乎觉得担保还不够分量,沈弼下一句话如同重磅炸弹:

“这一点,可以写进我们正式的贷款合同附加条款里:三年内,若发生任何影响港岛政局稳定的事件,导致你无法正常经营或认为资产价值巨幅缩水,无需你额外支付分毫,这笔十亿贷款,仅以你届时持有的置地集团股份本身作为最终抵押偿还。无论彼时置地股价跌到多少,哪怕一文不值,债务勾销!你的损失,只限于那提前自付的四亿本钱。”

这是沈弼代表汇丰银行,押上了信用和制度作为背书!

高乔浩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心脏几乎蹦到嗓子眼。汇丰大班亲自担保,甚至写入合同?简直闻所未闻!风险真的被堵死了大半!这条件……太优厚了!

电话线两端陷入短暂的沉寂。林火旺能感觉到对面沈弼屏住呼吸的等待。他在衡量。

沉默持续了足够长的时间,让气氛重新绷紧。

终于,林火旺的声音再次响起,语调透出一丝犹豫,仿佛被沈弼的底牌微微打动:

“沈弼大班……你说得……有点道理。”

但紧接着,那股精明算计的精气神又回来了,他话锋急转直下:

“可这价格……我还是不服气!七十亿作价?开玩笑!你问问交易厅的散户,现在五十八块一股他们肯不肯卖?我再等等,六十块甚至五十块去市场上收,难道买不到货?何必现在高位接你这二十个点?”

他再次祭起“低价吸筹”的挡箭牌。

“小林生!”沈弼的耐心似乎被磨掉了一些,语气带上一种冰冷的洞悉和嘲讽的锋利,“这是在和我讨价还价了么?你这些理由,用来唬弄外行也就罢了,你觉得能说服汇丰的大班?”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掌握规则制定者的权威:

“汇丰是什么地位?港岛金融制度的基石!秩序的维持者!不是街头卖菜的阿婆!”

“你以为买股票是买菜可以挑挑拣拣讲斤论两?”沈弼的语速加快,步步紧逼:

“你想低价在市场上吃够足以控股置地集团的股份?做你的春秋大梦!且不说你现在口袋空空,就算你现在真有十亿现金砸下去试试?”

沈弼的话语带着赤裸裸的现实分析,抽丝剥茧:

“你手上那7.5%,还有今天散户恐慌抛出来的,加一起能有几个点?想再拿到20%,你要吃掉多大的盘子?一旦你的买单涌入,哪怕只是消息走漏,市场会怎么反应?那些被‘小林天望’概念炒怕又炒信的股民,是继续跟风恐慌抛售,还是立刻反手惜售观望,甚至期待你再次拉起这波所谓的‘小林概念股’,趁机搭车高价再卖给你?到时候,别说六十块,就是七十块、八十块,你真能在市面上收到足够的量?汇丰捏着的这20%,才是最快、最干净、最直接控股的关键!没有我们放手,你小林天望再有天大的胃口,也只能在碎渣堆里打转!根本碰不到真正的控制权!”

这番分析冰冷无情,击碎了林火旺之前所有讨价还价的理由幻想。市场情绪、操作空间、股权结构……沈弼看得太透。

电话这边,林火旺无声地笑了。沈弼的反应在他的计算之内。他终于不再掩饰自己的战略意图,悠悠接口道:

“沈弼大班不愧是老江湖,点得很透。”

承认对方分析的正确,是另一种进攻的开始。

“可问题也从没变过,”林火旺的语气依旧带着一种“我就这样”的惫懒和无所谓,“我从头到尾,都他娘的没想要置地集团这个大家伙啊!是你们……”

声音陡然变得尖锐,像是被强迫的委屈和不满:

“是你们!纽璧坚爵士!昨晚大半夜巴巴地打电话来,说什么朋友义气,要把这块肥肉塞我嘴里。现在!又是您沈大班!大清早打电话来,在这块肥肉上又刷了厚厚一层蜜糖,硬要我吞!”

他刻意营造一种“被迫推销”的不耐:

“我这人不爱吃肥腻,更怕噎着。吃到肚子里的东西,一旦变成穿肠毒药,再香也白搭!我这人怕死得很!”

他话锋急转,突然提出一个看似“务实”的建议:

“为了不挡沈大班你和纽璧坚爵士的路,也免得你们为难,我觉得最佳方案还是——”

“我立刻!马上!把我手上这7.5%全抛掉!立刻清货!拿钱走人!干干净净!省心省力!至于纽璧坚爵士?”

林火旺的声音甚至带上点“好意提醒”的意味:

“我听他说过,这两天高价卖了不少股票,均价九十以上总有吧?手上怎么也有几亿现金。正好嘛!让他自己拿钱把我抛出的这些股票接了去!市场上有足够承接盘,价格不就稳在六十左右了?你们汇丰的抵押品安全了,他也不用求爷爷告奶奶卖祖产了!岂非两全其美?大家都省事!”

这一刀狠辣无比!

表面上是自己退出、顺带帮忙解套的建议,实则每一个字都像淬了毒的匕首,狠狠扎在怡和和汇丰最虚弱的伤口上!

“哈哈哈……”电话那头,沈弼爆发出一阵清晰的大笑。

这笑声没有丝毫尴尬,反而充满了棋逢对手的欣赏和被反将一军的无奈豁达:

“小林生啊小林生!”沈弼的笑声渐渐收敛,只剩下锐利如刀的洞察力:

“你这以退为进,插刀子见血的功夫,真是让我……既开眼界又背后发凉啊!”

他彻底揭穿了林火旺的底牌:

“你这番话,听起来理所应当?但你心里比谁都清楚,纽璧坚那区区几亿港币,面对今日全港恐慌性抛售置地的洪流,能顶什么用?杯水车薪!只够塞住一滴浪花的窟窿!”

沈弼的语气带着冰冷的现实感:

“更何况,一旦他真敢拿这保命的钱去托盘救市,接下的偏偏是你这位引发风眼的主角——‘小林天望’主动清仓抛出的整整7.5%置地股票!你甚至不需要再做任何多余动作,只需在清仓完成时轻飘飘地朝市场放个话:诸位,我小林天望已卖光置地集团所有股份,彻底退出!”

他描绘出那可怕的场景:

“你觉得那些刚刚燃起一点微末希望、指望怡和托盘稳价的小股民,会作何反应?‘小林天望’都割肉跑路了!怡和那点钱根本就是假动作!大难临头!”

沈弼的声音带着一种洞悉人性黑暗面的冷酷:

“那时,踩踏会比现在惨烈十倍!汇丰抵押线下的20%,会被瞬间踩进污泥里!真正的万劫不复!纽璧坚那几亿?眨眼就被吞掉,连个响都听不见!你想让他这样死?”

这番话将林火旺“善意建议”下的致命杀机暴露无遗!

到了这个地步,所有虚招都已用尽,所有底牌都已翻开。

沈弼知道林火旺想要,只是在价格上磨;林火旺也清楚沈弼必须卖,而且汇丰有巨大的动机促使交易达成——消除不良贷款风险,维护金融秩序,更重要的是,找一个足够“安全”,与大陆保持距离又足够“矛盾”,与霍家对立的代理人掌控置地,维持英资隐形的控制力和港岛均衡。

沈弼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决心,声音带着最后的摊牌和微妙的让步:

“好!小林生!你既非要追求便宜,我也再退一步!置地20%股份,总作价按七十亿不动,但……”

他抛出了新的砝码:

“你只需自付一亿港币!剩余十亿贷款,汇丰依旧认!另外,那一亿只是汇丰的‘贷款启动金’,无需再额外多付给怡和!这笔贷款是给你去偿还怡和那笔十亿欠款,解除抵押拿股份!明白了吗?你一亿启动,拿下价值十四亿的20%股权!加上你原有的7.5%,你的控股股东地位无可动摇!”

沈弼的语气斩钉截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