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隆万盛世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1460风雨欲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哦,这么说俺答汗应该已经有了安排。”

魏广德笑道,“如此也好,我们静观其变,看看俺答汗到底是属意黄台吉还是把汉那吉。”

“魏阁老说的是,末将也很是好奇。”

刘守有这会儿也是一脸谄笑说道。

自从“家天下”统治开始,中原的嫡长子继承制便渐渐成型,到周初定型,规定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定,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此外,如果出现皇后即无嫡子,皇帝也无长子的情况下,就只能过继过来一个宗室子。

但既然是宗室,论起出身来,归根结柢是差不多的,这个时候人们自然会议论谁更加贤能,谁能治理好国家。

不过所谓贤明也不过是托词,说到底还是皇室怎么选择。

这就是汉人选择皇帝的方式,看出身,嫡长乎,之后才是贤明否。

但是,在中原坚持了几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并没有流传到北方的游牧民族。

与中原正相反,蒙古人坚持的是“幼子守灶”,也就是由最小的儿子继承父母的财产。

在父亲还在世时,儿子们就一个一个分家出去,越大的儿子走得就越远,走时可以带出家族的一部分财产跟牧群,最终留下小儿子,继承老爹的大部分家产。

蒙古人把小儿子称为“斡赤斤”,意思就是“看守火和灶的人”,是家族的根基,不但将来要继承家业,平时父兄出征,还要承担留守老营的任务——这便是所谓的“幼子守产”,或称“幼子守灶”。

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长子术赤被封在万里之遥的钦察草原,次子察合台是在更靠近本土的河中和西域地区,幼子拖雷在大汗身边协助处理军务。

而在成吉思汗壮年的时候,外出征战,总是安排幼弟帖木格,留驻蒙古本土并照顾老母亲诃额仑,都是这一习俗的反映。

当然,这里也要澄清一个概念,幼子守产,守的是“产”,而非大汗的权位。

从成吉思汗时期开始,蒙古的汗位继承是由大汗指定或者通过忽里台大会选举产生。

忽里台又称忽里勒台、呼拉尔,其实就是汉语“聚会”的意思,直到今天,蒙古国的议会仍称“国家大呼拉尔”。

但是在忽里台大会前,老汗的指定也是最为有效的一个程序,他可以在临终前指定谁做为他的接班人。

在魏广德看来,如果通过忽里台大会选举新的大汗,则黄台吉当选的概率很大。

因为战功,黄台吉最年长,早年就跟随俺答汗四处东征西讨立下许多战功。

这在蒙古人选举中是一个大大的加分项,虽然这几年和明军较量里吃过大亏,但早年的功绩却不是可以抹杀的。

但魏广德越来越感觉,俺答汗似乎有属意其他人的意思。

他没有选择自己最小的儿子札木苏,也就是倚儿将逊台吉做为守灶人,而是让孙子把汉那吉去了归化城,自然就有把身后一切留给把汉那吉的意思在里面。

虽然不能就说俺答汗有意让孙子继承汗位,但只要不明确继任者,如果拖到忽里台大会,那可能就会有许多难以预测的情况发生。

“蒙古那边,锦衣卫要盯好了,有消息第一时间告诉我。”

魏广德开口吩咐道。

“是,魏阁老,你看,我们要不要也插把手进去,把水搅浑。”

刘守有小心翼翼的问道。

“不要了,蒙古如果能够和平交接权利对我大明是有好处的。

如果乱了,好处也不小,但是局势就不好把控了。

真的很难选择”

魏广德只是摇摇头,说了句。

人蒙古内斗的话,或许都想获得大明的册封,会对大明恭敬,但那也只是有可能。

说不定俺答汗几个儿子还想用手里的兵马向大明索取更多,难以方便他们内战,那就麻烦了。

他们会先向南征伐,再回草原内斗。

俺答汗儿子不少,其中至少有两个都对大明有些虎视眈眈。

如果是黄台吉继位,其实魏广德还更能接受。

至少是个手下败将,他心里对大明的阴影将影响他的决策。

其他人,那就不好说了。

‘对了,我记得之前锦衣卫发回来的情报说,那顺义王妃好像一直在学习我汉家文化?’

魏广德忽然问道。

他有点印象,好像是说三娘子不愿意延续蒙古传统,在老汗死后改嫁新的大汗。

这就预示着,不管是黄台吉还是布言台吉,或许都不是三娘子相加的。

就算是把汉那吉,他也有自己的妻子,三娘子更不可能改嫁他名义上的孙子。

“确实如此,这顺义王妃钟情汉家文化,请了两位老师给她授课。”

刘守有边说,边察言观色,见到魏广德脸色微变,马上就继续说道:“魏阁老,若是有何需要只管说,其中一人是我锦衣卫的密探,可以和三娘子说上话。”

“哦,三娘子身边,锦衣卫已经安插了人手?”

魏广德笑道。

“是,之前得到消息,就紧急调了一个书吏过去,万幸成功取得她的信任。”

刘守有陪笑道。

“此人很重要,他的任务就是盯着就行,把消息传回来,其他事情都不能做。”

魏广德开口吩咐道。

能够在三娘子身边,那相当于在蒙古高层身旁有了眼线,可以知道许多大明不好查探的情报。

“阁老放心,末将省的。”

刘守有急忙抱拳道。

“朝鲜那边,派过去人没有?关于倭国和北海的情报。”

现在刘守有在当面,魏广德不免多问一句。

“已经派出去了,北海的情报会直接通知东海水师。

另外,属下已经安排人去釜山建立商会,主要收集对马岛和倭国那边的情报。

有了消息,也会及时回报阁老。”

刘守有答道。

接下来,魏广德又问了在缅甸、旧港和吕宋安排密探的情况,通过他们,大明还要掌握整个南洋和西海周边的信息。

刘守有倒是对答如流,显然早有安排,不怕魏广德忽然问起。

“嗯,锦衣卫在你手里,管理的不错,这次下面收集白册,我听汝默说,锦衣卫帮了大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