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寒暄过后,李绅一一为刘异引荐他牙帐内官员。</p>
当介绍到淮南节度副使时,刘异的目光在副使的脸上多停留了两秒。</p>
这个李景让是他准备拉拢的目标。</p>
根据他提前获得的资料,李景让进士及第,入仕后严正执法,清正廉洁,言无避忌,之前曾出任过浙西观察使,近年由于得罪李德裕才被派到淮南藩镇做副使。</p>
最主要李景让在军中威望比李绅高,能控制住淮南军。</p>
刘异表面不动声色,请求扬州官员带他们去参观一下铸币工坊。</p>
李绅亲自带队将巡查团带去了来凤坊的铸币地点。</p>
这个工坊外围有大量士兵镇守,唯一的入口陆陆续续不停进出马车。</p>
李绅为众人讲解:</p>
“铜料运进来时,我们会在门口处称重记录,各地寺庙还没拆完,附近各州的铜佛会陆续往这里运送。”</p>
一走进工坊大院,他们就感受到了炙热。</p>
院子正中放置着五个一人多高的大铁炉。</p>
每个铁炉下都在燃烧熊熊烈火。</p>
上百工人来来回回围绕铁炉忙碌着。</p>
李绅介绍道:</p>
“运来的铜像大都已经经过简单切割,有些不规则的我们会进行二次切割,各地铜像质量参差不齐,大多含有杂质,导致熔铜时间也长短不一。”</p>
经过铁炉区域,李绅将众人带到北面的一栋屋子里。</p>
他拿起一个包含许多小洞的模板递给刘异。</p>
“这个叫范,是制作铜币的模具,模中的钱文是阳文正书,将正反石范相扣并填充外部缝隙,沿浇道和浇口灌进熔化的铜液,待冷却后即成钱胚。”</p>
刘异看了一眼,将模具递给高敏,他才是专家。</p>
高敏伸手在模具孔洞中摸了摸,没做评价。</p>
接着李绅将他们又带进一间屋子,这个屋子里堆放着一箱箱崭新的铜币。</p>
刘异、萧邺、郑薰、高敏和昆仑瓜,他们各自拿了几枚放到手上观赏。</p>
高敏捏着一枚铜板放到嘴边吹了一下,而后又放到耳边听了听回声。</p>
须臾,高敏询问:</p>
“我可以将这枚钱币带走留念吗?”</p>
李绅还没说什么,刘异佯装斥责:</p>
“铸币工坊管控严格,每天熔多少铜,完成多少钱胚都是有记录的,你说拿走一个做纪念,昆仑瓜再说拿走一车做纪念,你们这样会害李相公对不上账的。”</p>
无辜躺枪的昆仑瓜眨巴眨巴眼睛,我啥也没说啊?</p>
李绅敷衍假笑回复:</p>
“刘街使所言甚是,为防止铸币官员中饱私囊,我们工坊对新币管控确实严格。”</p>
高敏也没再坚持。</p>
往外走时,李绅突然递给刘异一张请帖。</p>
“不知道刘街使可有听说过龚播?”</p>
“没听说过。”</p>
李绅错愕,刘异这个回答在他意料之外。</p>
他心中暗骂这臭小子是耍自己吗?</p>
谁不知道他们两家如今是售盐竞争对手,刘异怎么可能不知道龚播?</p>
他正愁该如何接下去时,郑薰欠欠地凑过来插话:</p>
“龚播?就是那个大唐首富吗?”</p>
李绅赶紧借坡下驴。</p>
“正是,龚播虽是夔州云安人,因为常年做盐业生意,便在扬州城安了家。”</p>
刘异面无表情问道:</p>
“与我何干?”</p>
李绅尴尬地硬着头皮继续说:</p>
“今日是龚播六十整寿,他在家中大摆宴席,广邀各路朋友。他听说刘街使来到扬州,特意嘱咐老夫今晚一定要带你一同去赴宴。”</p>
“只邀请我吗?”</p>
“刘街使莫非想带全部使团同去?”</p>
“不可以吗?”</p>
“哦……不会,龚播应该求之不得。”</p>
刘异离开工坊时问了晚宴地址,承诺晚上会带巡查团准时到。</p>
回去时刘异、萧邺、郑薰、高敏同坐一辆马车。</p>
萧邺、郑薰讨论晚宴的事时,高敏始终一声不吭。</p>
刘异踢了踢他的小腿,问:</p>
“想什么呢?”</p>
“我感觉那个工坊铸的钱有些奇怪。”</p>
高敏之前在盐铁巡院的甬桥院管过多年仓储,对辨识铜钱很在行。</p>
萧邺、郑薰震惊后,齐声询问:</p>
“哪里奇怪?”</p>
“咱们刚才看到的铜线,跟扬州之前送去京城的首批会昌开元新币用的不是一种材料。”</p>
郑薰想当然道:</p>
“各家寺庙里的铜像本就千差万别,熔像铸造出来铜币有所差异也是理所当然。”</p>
高敏摇头否认,随后展开科普。</p>
“制作铜钱时不会只使用红铜为料,那样熔点太高,硬度太低,往往还会加入锡和铅来降低熔点,提升硬度。只要加入的比例不超标,都算合规。制作铜像也一样,但铜像加入的锡、铅比例跟铜钱不同,会掺杂更多锡、铅。”</p>
众人听得一脸懵逼。</p>
郑薰焦急问道:“你到底想说啥?”</p>
“我想说按理铜像熔化成铜水所铸的钱币,跟直接用铜矿石所铸肯定不一样,之前扬州送去京城那批会昌开元新币比例调配太完美了,跟咱们刚才看到那批完全不一样。”</p>
萧邺问:“你是说扬州之前送去长安的那批新币根本不是熔铜像铸造,而是用红铜按比例掺杂锡、铅所成?”</p>
郑薰惊愕:“这怎么可能?他们哪来的原料?难道还敢私自开矿不成?”</p>
高敏继续说道:</p>
“根据扬州给朝廷上报的已完成铸钱数量,我认为那工坊里的五个铁炉即便日夜不停开工,也无法铸出那么多铜钱。”</p>
萧邺和郑薰这下脸色凝重了。</p>
刘异不得不佩服高敏的本事。</p>
自己知道李绅铸币造假,是因为殷九州提前通知了他。</p>
而高敏凭借观察就能得到同样的结论,确实是个人才。</p>
他顺着高敏的逻辑问:</p>
“莫非你怀疑扬州还有其他工坊铸币?”</p>
高敏摇摇头,答:</p>
“怀疑又有何用?需要证据,但咱们对这里人生地不熟。”</p>
刘异一脸贼笑道:</p>
“既然李绅上报的铸币数量比那五个炉子产能大,说明即便有其他工坊铸币,他并没有完全据为己有。”</p>
“那又怎样,他还是欺瞒了朝廷。”萧邺耿直反驳。</p>
“你傻啊,既然李绅没据为己有,那肯定要入库的。”</p>
众人瞬间眼睛一亮。</p>
萧邺惊喜:“对啊,只要盯住子城的府库,看什么人往里运钱,就能追查到源头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54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