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莫比乌斯警笛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六十一章:熵之回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凯恩通过时间视角看到了更远未来:重启确实可能,但成功率极低。更可能的是不完全重启,产生一个残缺的宇宙,或者多个混乱的宇宙。

同时,他发现熵之祭司隐藏了另一个事实:重启需要“引导者”——一个文明牺牲自己引导能量。熵之祭司计划让人类担任这个角色,因为人类的时间视角独特适合。

人类面临终极选择:拒绝角色,宇宙缓慢死亡;接受角色,可能重启宇宙但自身消亡,或者创造更糟结局。

团队决定不选择既定选项,而是寻找新路径。利用星核网络,他们发起全宇宙范围的意识连接,不是为了决策,而是为了共享所有文明的记忆、成就、梦想——宇宙的“备份”。

过程艰巨。许多文明不愿分享核心知识,有些甚至抵抗。但逐渐地,网络积累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密度。

就在这时,熵之祭司发动了攻击。不是军事打击,而是时间攻击——试图将人类从时间线上抹除,强制接管重启过程。

时间战中,凯恩发现了熵之祭司的弱点:他们如此专注于终极目标,以至于忽略了当下。他们的时间攻击强大但缺乏灵活性。

藉此洞察,人类引导网络进行了惊人行动:不是抵抗时间攻击,而是接受它,但将其能量转化为“时间种子”——保存当前宇宙信息的量子包,理论上能在重启中幸存。

熵之祭司震惊了。这不在他们任何预测中。时间攻击的能量被转化,反而加强了时间种子。

利用这个机会,多元议会提出了妥协方案:不加速也不抵抗熵增,而是利用最后时间创造“宇宙记忆”——一个包含所有文明精华的信息实体,即使宇宙死亡,也可能被新宇宙“读取”。

熵之祭司最初嘲笑这个想法,但逐渐看到其价值。这既不是盲目抵抗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有尊严的回应。

最终,所有文明同意了这个方案。宇宙记忆计划启动,每个文明贡献自己最珍贵的信息和意识模式。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过程本身产生了抗熵效应。新信息的创造暂时平衡了熵增,宇宙的寿命被略微延长。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喘息空间。终极命运仍未改变,但面对方式彻底变革。

人类没有成为重启的牺牲品,而是成为了宇宙记忆的守护者。这个角色不是负担,而是荣誉。

那天晚上,凯恩梦见三颗月亮不再分离或融合,而是和谐地相互环绕,投下的光形成无限的符号。从光中走出的存在们不再说话,只是微笑点头。

【不是结束,】他们传递无声信息,【而是另一种开始。】

醒来后,凯恩明白人类终于真正成熟。不是通过控制或征服,而是通过理解和接受宇宙的本质。

而第一个守护的选择就在眼前:如何平衡记忆创造与能量消耗,如何让有限时间产生无限价值。

终极挑战依然存在,但面对的方式永远改变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