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服之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华服之下 第131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傅彦泽是眼下最合适的人选。

第119章 道观 还是出宫一趟吧。

穗儿顺利地将信笺送到了傅彦泽的手上, 却并未带回来什么话。

“大人拿后便走了,奴婢不好跟上去,便没来得及问大人的答复。”

实则她没说的是, 傅彦泽看到她,那满脸惊疑的神情压也压不住, 在听她说,娘子有信给他时, 他更是一张脸涨得通红,她这才没好意思问他的答复。

好在, 云英听完,并未觉得奇怪。

“无妨,明日咱们照去便是。”

隔日一早, 天气晴朗, 暑热不减。

云英带着阿猊, 和茯苓、穗儿一起, 要坐府中的马车,往天清观去。

却在离府前,见到了从东宫过来的尤定。

“娘子今日要出行?”他从前庭进来, 自然看到了备好的马车。

“尤内官, ”云英起身,冲他行半礼问候,也不隐瞒,只说, “我前几日才收到公主自吐谷浑送回的书信,便想着要去探望贵妃娘娘,恰好今日天气晴朗,择日不如撞日, 这便要去。不想尤内官来访,可是殿下有什么吩咐?”

尤定身为内监,虽比宫女自由些,但凡是要出宫,都得有差事在身。他是王保的干儿子,寻常采买事,都不会指派给他,只有替太子办事,才会用得上他。

“倒不是有什么吩咐,只是殿下心中挂念娘子,近来又实在忙碌,不曾分出心神来,关照娘子,今日便特意吩咐奴婢们出宫,前来看看娘子。”他说着,命站

在身后的小内监上前,将手中捧着的漆盘奉上,“这些都是太子命奴婢们给娘子送来的时新玩意儿,请娘子收下。”

两只漆盘,盛的皆是各地贡入京中的佳品。

一盘是新鲜的瓜果,都是各州郡挑了品相最好的,快马送入京都。

另一盘则是精美的玉饰,钗环手镯,一套俱全。

“是上好的蓝田玉,”尤定解释,“殿下先前就挑中了,着命司饰司打造,专门送予娘子的。”

云英在宫中当过那么久的差,知晓各地贡品入京后,都是先送至宫中,由圣上和皇后挑选,再到东宫由太子挑选。

想来这些,便是那时准备的。

对太子而言,的确算是特意为她准备的了吧。

她笑了笑,做出一副十分欢喜的模样,让穗儿和茯苓将东西收下,说:“殿下如今这样繁忙,还能想到我,实在让我羞愧万分,请内官代我向殿下转达谢意。”

说着,又要请尤定留下用茶点。

“不了,娘子不是还要去天清观?就不多叨扰了,这便回宫复命。”尤定识趣,不但不久留,连茯苓递上来的茶钱都没要,便带着人离开了。

“这位内官面善,待娘子亦恭敬。”都是在侯府中伺候过多年的下人,茯苓知晓,但凡从宫中出来传话的内官,就没有不吃茶、不要钱的道理。

“尤内官从前同我一起在宜阳殿伺候,也算旧识,同是下人,互相多体谅些,也是人之常情。”云英看着漆盘中的瓜果,一边说,一边挑了几样留下,等着回来给阿猊,还有院里的下人们用,其余的,则都让带上,要送给齐贵妃。

茯苓打开准备好的盒子,寻空处将瓜果装入其中,为防磕碰,又特意多垫了两层绸布。

听到云英的话,不禁笑说:“可是娘子如今已经不同了,娘子是圣上亲封的孺人,亦是侯府的主人,早不再是伺候人的奴婢了。”

云英抬头看她一眼,没有接话,只是淡笑以对。

在他们看来,她的确已经摆脱了低贱的下人出身,能与京都城中许多贵人们平起平坐。只有她自己清楚,在太子心中,她的身份从来没有变过。

她就是一个从污泥中来,因着他偶然的一次伸手,才能从其中挣扎而出的下人。

对他来说,她的确有几分不同,可那不同,大约也仅仅只是因为他幼年时的无奈之举,才将她一家害得家破人亡,让她不得不落入下贱。

而她如今的一切,都是他顺手“施予”的。

她要牢记这一点,才能时时警醒,不至得意忘形。

很快,马车上路。

天清观亦位于曲江边,不过,与端午的高台,和上巳的亭台楼阁都不在一处。

前朝皇室笃信佛、道,在京都修建了许多寺庙和道观,天清观便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座,百年来,香火旺盛,是许多百姓进香祈福的首选之处,便是本朝,入天清观修行过的达官贵人便有数位。

其中,房舍、仆从俱全,前有香火兴旺、百姓络绎之处,后有清幽宁静、安心修养之处,这才被萧珠儿选中,成为齐贵妃的清修之处。

今日也不意外。

他们已算赶早,然而,马车才驶入观外坡道,便与许多同样天一亮便起,怀着一颗虔诚之心,前来拜三清真人的百姓们相遇。

这也是她挑此处见傅彦泽的原因。

人人都来的地方,他趁着休沐前来,合情合理。

马车在山道上与步行而来的百姓们分开,驶入旁边专供贵重香客往观中去的小道。

“娘子,到了,”穗儿先下车,到前面看了看上香的情形,回来问,“咱们要不要也先去给三清真人上一炷香?”

云英摇头,先抱着阿猊去了齐贵妃的居处,陪着说话、解闷儿。

齐贵妃前日也收到了公主千里迢迢送回来的家信,正是又欢喜又酸楚的时候,看到云英带着孩子来探望,满腔复杂的情绪顿时有了着落,欢喜得很。

自入天清观,她供养不缺,心如止水,除了牵挂远在异国的女儿,便再没什么不顺心的事了,就连面上的陈年疤痕,她也不再如从前那般,日日以面纱遮蔽,至少,在云英面前,愿以真容示之了。',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