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亮剑:都穿越了还玩小米加步枪?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卷 第76章 总部的关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李云龙接了过来,装模作样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说实话,上面的字,他都认识。

可连在一起,就不知道是啥意思了。

什么“能量聚焦”,什么“压力突变”,看得他是一个头两个大。

但他没有不懂装懂。

他看完了,沉吟了半晌,突然,一拍大腿!

他指着报告,提出了一个,让赵刚和耿忠都为之一愣的,修改意见。

“老赵,这报告,写得不错!有水平!”

他先是夸了一句。

“但是!有一点,必须给老子改了!”

“你得在报告的最前面,给老子加上一句——”

他清了清嗓子,模仿着文化人的口气,一字一顿地说道:

“此项技术,乃是我独立团,在长期艰苦的战斗实践中,广大指战员,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怕牺牲,大胆创新,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他加重了语气。

“不能光说是我兄弟耿忠一个人搞出来的!”

“得让上级觉得,这是咱们八路军的战士,自己摸索出来的!是可以在全军,进行复制和推广的!”

这话一出口。

赵刚和耿忠,对视了一眼。

两人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丝震惊,和一丝,由衷的佩服!

高!

实在是高!

他们之前,只考虑了技术的严谨性。

却忽略了,最重要的,政治的智慧!

耿忠的技术,太过惊世骇俗,太过超前。

如果真原原本本地,把功劳都归到他一个人身上。

那上级会怎么看?

是会把他当成宝贝,还是会把他当成一个来路不明的“妖怪”,抓去“切片研究”?

谁也说不准!

而李云龙这看似粗鄙的一句话,却一下子,就给耿忠,套上了一层最完美的,最坚固的保护衣!

——“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一下子,就把事情的性质,从“个人黑科技”,变成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这不仅,让这项技术的出现,变得更加合理,更加接地气。

更重要的是,保护了耿忠这个最大的秘密!

这老李,看着是个大老粗,这脑子里的弯弯绕绕,比谁都精明!

“团长英明!”

赵刚是由衷地赞叹。

他们立刻,按照李云龙的意思,对报告进行了最后的修改。

一份,既有耿忠技术硬核,又有赵刚理论高度,更有李云龙“狡猾包装”的,堪称完美的报告,最终,定稿了。

报告,通过那部缴获来的电台,用最高级别的加密,加急,发往了旅部。

旅长办公室里。

当旅长,看到这份,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报告时。

他拿着报告的手,都在颤抖。

他震惊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立刻就意识到,这已经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革新了!

这,是一次,足以改变整个八路军,乃至整个中国战场,未来所有攻坚战模式的,重大的,理论性突破!

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他立刻,亲自提笔,在报告的后面,加上了自己的批注和推荐意见。

然后,用他能使用的,最高级别的加密方式,将这份报告,直接,上报给了——

延安,总部!

……

在遥远的,黄土高原的某个窑洞里。

几位同样戴着眼镜,气质儒雅,却决定着千军万马命运的总部首长。

在看到这份,来自晋西北前线的,充满了各种“穿甲气流”、“药型罩”等新奇术语的报告后。

陷入了,长久的,激烈的讨论。

一个叫“耿忠”的名字。

和他的,“独立团技术科”。

第一次,以一种石破天惊的方式,进入了八路军的,最高决策层的视野。

……

李家坡大捷的喜悦,和上报报告后的轻松,让独立团,进入了一段短暂的,却又无比宝贵的休整期。

耿忠,也终于有时间,可以静下来,复盘这次战斗的得与失。

胜利,是巨大的。

但暴露出的问题,也同样触目惊心。

他在复盘时,不止一次地看到,自己的战士,在和鬼子进行白刃战时,手里的汉阳造,因为钢材不行,拼了几下,刺刀就弯了,断了!

他也看到,自己的战士,在冲锋时,因为缺乏有效的单兵防护,伤亡惨重。

胜利的喜悦,渐渐褪去。

一种新的,更深层次的危机感,在他的心中,油然而生。

“没良心炮”,只能解决攻坚的问题。

可战争,是全方位的。

单兵装备,枪械制造,钢材冶炼……

这些,才是决定一支军队,真正脊梁的,核心科技!

他的技术升级之路,下一步,将指向何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