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亮剑:都穿越了还玩小米加步枪?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卷 第41章 耿氏一号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这,就叫,预制破片!”

……

预制破片!

这个充满了现代军工气息的名词,从耿忠的口中说出。

虽然学徒们,还不能完全理解它的深层含义。

但他们,都从耿先生那自信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种,即将要创造历史的,万丈光芒!

而耿忠的脑海里。

那张,早已被系统解锁的,【预制破片套筒(土法版)】的图纸,正在熠熠生辉。

图纸上,清晰地,展示了两种,极其符合根据地现有工业水平的,天才般的解决方案。

【方案A:铸铁内刻法】

在浇筑手榴弹弹体的,泥制模具的内壁上,预先,用工具,刻出纵横交错的,网格状的凹槽。

这样,浇筑出来的弹体,其内壁,就天然地,带上了一层,可以引导爆炸应力的“伤痕”。

爆炸时,弹体就会,优先沿着这些脆弱的凹槽,撕裂!

【方案B:铁皮外置法】

找到最常见的,薄铁皮(比如从缴获的罐头盒上剪下来)。

将其,制作成一个,大小刚好能套在手榴弹外部的简易套筒。

在套筒的内部,用胶水,或者动物胶,密密麻麻地,粘满,收集来的碎铁钉,钢珠,甚至是坚硬的碎石子!

爆炸时,手榴弹本身的冲击力,就会将这些,预先准备好的,“破片”,以一种极高的速度,向四周,抛射出去!

……

耿忠,在经过短暂的思考后。

决定,双管齐下!

他让一部分学徒,带着他的亲笔信,和那张画得清清楚楚的草图,立刻,前往团里那个,简陋的铁匠铺。

去指导那些,经验丰富,但思想僵化的老铁匠,如何,改进他们的模具。

他知道,这需要时间去磨合。

而眼下,他需要,用最快的速度,拿出第一批,能让李云龙看到效果的成品!

于是,他将重心,放在了那个,改装效率更高,也更简单粗暴的,方案B上!

在他的指挥下。

整个技术科,十几号人,立刻,像一台精密的机器,高速运转了起来!

一条,充满了土法智慧的,简易的,手榴弹改装流水线,就在这个小小的山洞里,奇迹般地,建立了起来!

几个力气大的学徒,负责第一道工序。

他们小心翼翼地,用特制的工具,拧开那些“二踢脚”的底盖,将里面,那些劣质的黑火药,全部倒出来,统一收集。

另一些手巧的学徒,则负责第二道工序。

他们将缴获来的,各种罐头盒,剪成大小统一的铁皮。

然后,用一把把的小锤子,叮叮当当地,将它们,敲打成,一个个圆柱形的套筒。

还有一批人,则负责,最“恶心”的工序。

他们从后勤处,领来了熬好的,黏糊糊的动物胶。

然后,将从各个连队,搜集来的,数以万计的,生了锈的铁钉,一颗一颗地,密密麻麻地,粘在那些铁皮套筒的内壁上。

最后,也是最核心,最危险的一道工序。

则由耿忠,亲自负责。

他戴着手套,和蒙着好几层湿布的口罩。

将那些,威力巨大,但性质也极其不稳定的硝化棉装药,按照一个精确的配比,小心翼翼地,重新,装填进那些,被掏空了的弹体里。

再将引信,重新安装好。

最后,套上那个,看起来,就狰狞无比的,“铁钉马甲”!

……

几天几夜。

不眠不休。

当第一批,五十颗,崭新的,充满了冰冷的,致命的美感的,手榴弹,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木箱里时。

整个技术科,都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欢呼!

这些新生的“宝贝”,比原来的“二踢脚”,要稍稍重上一些。

它们的外表,不再是光滑的铸铁。

而是被一个,布满了锋利铁钉的,狰狞的铁皮套筒,包裹着。

光是看上一眼,就足以让人,头皮发麻!

耿忠,为它,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

【“耿氏”一号,预制破片高爆手榴弹】!

李云龙和张大彪等人,在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兴冲冲地,赶了过来。

他们看着木箱里,那些外形狰狞,充满了杀气的新式手榴弹,一个个,都啧啧称奇。

“好家伙!”

李云龙拿起一颗,在手里,沉甸甸地,掂了掂。

“光看这卖相,就比以前那个烧火棍,强了不止一百倍!”

他抬起头,看着耿忠,那双眼睛里,充满了无穷的期待和火热。

“小子!”

“这玩意儿,威力到底咋样?”

“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遛遛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