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临湘大火,以及青天党家族中饱私囊,大发横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小鬼子眼下已经没有能力,一举拿下临湘一带。”

“薛将军的战法,可以克制住小鬼子的攻势。”

“能够令小鬼子短时间内,无法拿下临湘。”

李军长小心翼翼的收起了苏长青写过来的这封信。

陷入了沉思。

作为大夏国的将领,可以说是始终对大东洋帝国具备压制能力的将领。

苏长青的意见!

任谁都不敢轻视。

山城方面,自然是懂这一点。

虽说苏长青处于不同的阵营,但本着将苏长青的能力给压榨到底的想法。

总司令可不会轻易放过苏长青。

青天党军的核心军事机密,总司令必然是不会透露给苏长青知道的。

但大夏国之战局!

这是摆在明面上的,除此之外,总司令也知道苏长青对小鬼子是极为痛恨的。

在对东洋帝国的战争这一点上,苏长青与总司令是站在同一阵线的。

因此,在对东洋战争的战术咨询。

总司令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因此!

苏长青的意见,也成为了临湘防御战的重要部分。

采不采用另说!

苏长青的意见,不仅是总司令。

青天党高层都是极为重视的,就连薛将军在前往临湘一带前。

都就临湘防御战,咨询过苏长青的意见。

因此,苏长青对于薛将军在临湘一带准备采用的“天炉”战术。

极为熟悉。

“所谓天炉战法之的核心是后退决战,争取外翼”,通过诱敌深入、分段消耗、最后围歼敌军,实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构筑防线,逐次抵抗:利用有利地形,层层设防,消耗敌军有生力量。”

“诱敌深入,分割包围:示敌以弱,诱使敌军深入预设战场,同时利用伏击、侧击等手段,不断削弱敌军实力……”

“切断后路,合围歼灭:在敌军深入后,切断其退路,形成合围之势,集中优势兵力予以歼灭……”

“其战术特点是利用地形和民众支持:依托湘南独特的地势和水文环境,以及民众的积极支援,实施灵活机动的作战。”

“同时,网状据点布防:在作战地带布设网状据点,以伏击、诱击、侧击、尾击等方式,分段消耗敌军。”

“后发制人:通过有计划的后撤,诱使敌军进入预设战场,再实施反攻,实现后发制人。”

“天炉战法的核心是通过主动撤退诱使小鬼子军队进入预设战场,利用纵深地形(如山地、河流)分割其部队,切断前后联系,再集中优势兵力围歼孤立之敌。”

“这种战术避开小鬼子军队在正面战场的火力优势,削弱其步炮协同能力。”

“同时,大夏国军队以部分兵力节节抵抗,消耗小鬼子军队之锐气,同时以主力隐蔽机动至侧翼或后方,形成“炉膛”包围圈。”

“东洋军队惯用的“闪电战”式突击在此类战术下容易失去目标。”

“而湘南一带的复杂地形限制小鬼子军队的机动性。”

“同时,天炉战法通过破坏交通线(如铁路、公路)进一步瘫痪其补给,导致小鬼子弹药、粮食短缺。”

“而大夏国军队在撤退时实施“坚壁清野”,摧毁可能被小鬼子利用的物资,加剧了小鬼子的后勤危机。”

“……”

苏长青的以上分析,令李军长频频点头。

他与苏长青的一些观点,高度重合。

在文章的末尾处,李军长发现苏长青多次提到临湘之战,青天党军不必以焦土抗战之策,毁坏整个临湘城。

而根据青天党高层的军事会议,一些人多次提出在形势危急的情况下。

必要时!

可以火烧临湘城,以确保东洋军队在攻占临湘之后。

无法获得物资的补充。

如果局势真如苏长青所言,小鬼子短时间内拿不下临湘城的话。

火烧临湘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