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326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李泰并没有责怪李豫怂,而是感叹后朝大唐羸弱。

“二哥 ,若你面临的是安史之乱后的大唐,你会如何?”李治好奇的问。

李泰仔细想了想,随后叹了一声气,“反正不当皇帝便是。”

李泰的答案是无解,他认为李豫做的已经不错了,若换成自己不一定比他做的好。

殿下众臣听到后世大唐竟然如此屈辱,一个个痛心疾首。

众臣开始从神迹所述中分析大唐落败的原因,他们既为大唐臣子就要为大唐逆天改命。

【唐代宗李豫如此也是无可奈何,此时吐蕃突袭大唐,郭子仪等人正率兵对抗吐蕃。

朝堂再无多余的力量去应付藩镇,唐代宗李豫只能忍了。

唐代宗李豫不想动武,只能派人劝说田承嗣拆了祠堂。

节度使田承嗣得寸进尺,拆祠堂可以,但是必须让朝堂加封自己为宰相。】

“这佞臣!!!”李适气的浑身颤抖,虽然他体谅自家父皇的苦衷,但是对方着实欺人太甚。

不是还有那么多节度使听朝堂调遣么,打!怎么不打他!!

【唐代宗李豫没有办法,只能加封田承嗣为同平章事,并册封他为封雁门郡王。

不但如此,唐代宗还把公主下嫁给田承嗣的儿子,和田承嗣结亲。】

李适已经不知该怎么说他家父皇,竟然忍气吞声到如此地步。

“父皇,儿臣不明白,您为何如此怂!”李适直接质问李豫,若还成他自己,倾尽国力也要打死他。

李豫不语,他之前一直认为只要隐忍就能维持平衡,等着朝堂有了实力后,后代子孙再除藩镇之患。

如今李豫却觉的自己错了,大错特错,这些隐患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反而会成为大患。

“是朕错了。”李豫道。

李适听他家父皇直接承认自己的错误,一时间倒不知该说什么。

【但是唐代宗李豫如此优待田承嗣并没有换回他的感恩戴德。

公元775年,昭义又发生兵变,昭义节度使薛崿被赶下台,从而投靠朝堂。

田承嗣则趁着昭义兵占领昭义四州,唐代宗李豫发兵准备镇压田承嗣。

与此同时,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则主动要求一起攻打田承嗣。

倒不是李宝臣他们突然转性为朝堂效力,而是节度使之间本是竞争关系,一方做大作强必定会威胁到周边的节度使。

更不用说田承嗣还得罪过李宝臣和李政己。

对于唐代宗李豫来说这是天大机会,于是他下令让成德、卢龙、淄青、河东、淮西、永平等九路节度使共同出兵讨伐田承嗣!】

*

“用藩镇讨伐藩镇。”公子扶苏摇了摇头,他不认为唐代宗李豫此次讨伐能成功,神迹之前说过没有没有背叛阶级阶级。

退一万步,就算成功了,朝堂真的能收回田承嗣的藩镇么?

【面对来势汹汹的九路大军,田承嗣自然不是对手,他想要保全自己只能曲线救国。

他开始向淄青节度使李正己服软,说自己年事已高,儿子侄子软弱无能,自己的地盘迟早是李正己的。

同时田承嗣又派使者劝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使者说就算李宝臣攻打下魏博,那也是为朝堂打天下。

但是如何能和田承嗣合作,那田承嗣不但会把沧州拱手相让还会和李宝臣一起攻打幽州!】

*

“这哪是什么藩镇,明明是一个个小的王朝。”阿斗觉得唐朝后期的局势比他们三国时期还要乱。

【如此李宝臣和李政己便撤了大军,而田承嗣赶紧和朝求和。

而此时的朝堂已经收复磁州和邢州,且藩镇昭义也构不成威胁。

唐代宗李豫本着见好就收的选择竟然撤兵了。】

“父皇,你如何撤兵了?!”李适再次被他家父皇的举动气到,这时候不该一鼓作气么!

唐代宗李豫自己也不原谅自己,若之前他在休养生息,之后的这些举措当真是养虎为患。

【正因为朝堂的退让,让其他藩镇觉得造反也不会怎么样。

公元776年,汴宋节度使田神病逝,汴宋都虞候李灵便田承嗣发起兵变,夺取了汴宋八州。

唐代宗李豫赶紧派出淮西节度使李忠臣,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去平叛乱。

叛乱虽然平息了,但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却瓜分了五州。

唐代宗李豫的努力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公元779年5月21日,唐太宗李豫病重。

他任命大将郭子仪为顾命大臣后便驾崩,在位一共十七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