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同人]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7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而卡通的朱厚熜则在宫中沾沾自喜,头上一行大字,“谁敢得罪朕!”

【如此压榨下,很多海商家破人亡,无奈之下他们只能“落草为寇”

于是这些海商开始于倭寇合作,既然那些官吏富绅不仁就别怪他们不义,谁都别走正规途径!

在《明世宗实录》中有详细记载,说三十个倭寇里,一多半是大明人。】

抢!

一个大大的抢字出现在天幕上。

“官逼民反。”赵匡美感叹道,但凡能活的下去谁想落草为寇呢。

“这大明皇帝当真为了政治目的不管百姓死活。”赵匡美本来还听看好朱厚熜,甚至觉的他是天生当皇帝的料。

如今看这样自私自利的人当皇帝才是王朝最大的灾难。

“这么看之前那个叛逆皇帝朱厚照倒是干了不少好事,可惜史册上全是诋毁。”赵德芳道

“你说是不是朱厚熜让那些文臣抹黑朱厚照的?”赵匡美严重怀疑。

【被逼着走投无路的海商越来越多,倭寇之乱彻底爆发。

朱厚熜开始派大臣过去平定倭寇之乱,他首先派去的大臣朱纨。

朱纨为官正直清廉,且和南方的官绅集团没什么关系,如此才被朱厚熜选中。

朱厚熜给他下了两条命令,一是坚决海禁,二是打击倭寇,全部弄死。

上任后,朱纨严格执行朱厚熜下的命令,他没收了所有民间的船只,让他们没船下海走私,抓了大批走私的海商。

接下来就是全力打击倭寇且成绩斐然,先后抓获许栋、李光头等倭寇,然后把他们都给杀了。】

朱厚照又默默地把朱纨的名字记了下来,别的不说,朱厚熜前期看人还是挺准的。

【可以说朱纨很成功的完成了朱厚熜布置的任务,同时也很成功的得罪了南方的官吏富绅。

这些官吏和富绅就指望着走私发财,让朱纨这么一折腾算是彻底断了财路。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他们怎会放过朱纨,于是他们疯狂弹劾朱纨。】

【首先是福建出身的两位言官弹劾朱纨,而处理此案的吏部尚书是浙江出身。

随后浙、闽官员又对他的上书大做文章。

福建籍御史陈九德则上书弹劾朱纨竟然不禀报陛下,擅自杀俘虏,大逆不道。

于是嘉靖帝朱厚熜罢免了朱纨,并派人调查,调查朱纨的官员杜汝祯亦是南方出身。

到这一刻,朱纨算是明白了,他的敌人根本不是倭寇而是他的同僚。

于是朱纨说出那句,“即使天子不想让我死,浙闽官员也要我死,最后朱纨服药自尽不愿受他们凌辱。】

乐瑶说道这无奈的叹气,明末官场真的太复杂了,若是自己穿越过去怕是活不过一集。

朱佑樘沉默了,心口说不出的压抑。

为了维护阶级的利益,他们官官相护陷害忠良,他们的良知呢?作为读书人的良知哪去了?!

【朱高煦】:那小畜生不是八百个心眼么?怎么还杀忠臣!

【路人甲】:都说了,嘉靖帝的忠诚标准不一样,对他忠诚才忠臣,对大明忠诚的不算忠臣。

路人甲忍不住出来吐槽,听到像朱纨这样的忠臣被陷害而死,他心里也不舒服。

【朱纨死后,他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倭寇之乱卷土重来。

朱厚熜再次派大臣张经来治理倭寇之乱。

别的不说,在抽卡上朱厚熜这手气着实不错,这个张经也是个有能力的大臣。】

朱厚照再次把张经的名字记了下来。

【张经充分吸取了朱纨的教训,他知道朱纨之死是侵犯了南方官吏富绅的利益。

于是张经改变策略,他不打击那些走私的海商,不管海禁不管走私不触犯他们的利益,就安心的打击倭寇。

如此总没错吧?

但张经的想法是好的,实施起来却特别困难…】

第205章

【为啥说困难呢, 因为士气大落。

朱纨在任时,不仅为官清廉还军记严明,受到士兵们的拥戴。

可就是这样一个好官,最后却被革职被迫害而死, 而他手下的将领如柯乔、卢镗也遭到迫害。

如此朝堂还有什么效忠的意义?于是士兵们一起摆烂, 看着战况不行就立马跑。

别看张经是文官出身但打仗却是一把好手, 嘉靖十六年, 因平定广西瑶民起义有功,加封兵部侍郎。

面对如此困境, 张经相当淡定,他先征调了随自己平定广西起义的老手下,随后又开始整顿军纪,将那些浑水摸鱼的士兵全部淘汰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