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秦汉时期,不生的思想便早已诞生。
要修建成万里长城,何等的艰难。
修到天下百姓,都不想再生儿育女,不想让后代来这世间,再受这一遍苦。
长城如此,大运河亦是如此。
哪怕在胡人时期,也是因为治理黄河死人太多,挑动了黄河两岸反。
不死人。
这怎么可能。
不单单工部觉得天方夜谭。
就连朝廷百官,对辽王的这个命令都觉得有些离谱了。
“辽王啊,终究年轻。”
有许多老臣在感慨。
治理黄河只死五百人,这已经是朝廷能极力控制的了。
五百人这个数字。
不会让治理黄河的百姓,产生太多的恐慌情绪。
毕竟治理黄河,修建黄河河道的时候,总可能会有一些想象不到的意外发生。
红鸾对这事儿自然也是清楚的。
“王爷耳提面命,让工部执行起来更加安全,工部的人觉得安全固然重要,可要为了安全,不知道要耽误多久的事儿,多花出去多少钱。”
秦风摇头。
“本王不差那点钱。”
“可朝廷差,父皇也缺,独王爷最为富裕,这天下人又该怎么想。”
红鸾为秦风捏着腿。
“自古以来,所有富家人都是财不外漏,以免贼来惦记,如今王爷在,自然无人敢惦记辽地,可王爷不在辽地,总难免有贼来惦记。”
“你这话中有话?”
“朝廷众多百官的亲族,已经开始渗透辽地,开始在辽地求学。”
“这不是早就有的事儿?”
“可他们惦记着工业大学的技术,想要带回去,已经有学生从辽地回到了家乡,在大庆内建立了琉璃厂。”
秦风听此,却是笑了起来。
“那学生偷走了工业大学内制造琉璃的技术,然后回到家乡,带着亲族生产琉璃了?”
红鸾重重点头。
“那人是江西一名举人的侄子,办的琉璃厂产品已经贩卖到整个江西。”
“王爷若不治理,未来怕是会有无数人效仿。”
红鸾说的很隐晦。
可秦风却听明白了红鸾的意思。
“你是想让本王用现在手里的权,治了江西那座琉璃厂?”
红鸾点头。
“区区玻璃,王爷以及辽地尚且不会在意,可怕的就是后来人不断效仿,最终会让辽地千疮百孔。”
可秦风却摇了摇头。
“那人本王不但不会惩治,反而要好好的奖赏!”
秦风并没有因为此事儿难过,而是很开心。
“辽地的这些技术,终究是要为了造福更多的百姓,他们私自建厂,扩大了生产,能让江西的百姓过上更敞亮的日子,这也算是好事儿。”
“王爷,可是辽地……”
“如红鸾你所说,辽地如今已经身怀巨富,若不将一些小恩小惠的施展出去,反而遭遇更多的惦记,甚至是嫉妒。”
“他们只是学了区区一两项技术,翻不起什么风浪。”
“什么时候能将本王培养人才的本事全学过去,那才叫真正的本事。”
秦风不在意技术流传。
辽地如今赚钱的生意太多了,百姓过得也太富足了。
也该带着大庆的百姓。
一同再富裕一些了。
这没有什么大问题。
“只不过……”
说着说着,秦风突然想起一个大问题。
“那举人办的琉璃厂,缴税了吗?”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54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