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乾陵惊魂夜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3章 祭拜亡灵后再遇奇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王立平扛着两个登山包直起腰,额角的汗珠子在灯光下闪:“明白!我这就联系张总监,让他把备份硬盘锁进银行保险库。”他冲众人点点头,拖着行李箱往出口走,橡胶轮碾过地面的声响渐渐消失在扶梯转角。

李宝捏着车钥匙,金属齿硌得掌心发疼。

他想起在乾陵时木盒发烫的触感,又想起施丽娅刚才发白的指节——这姑娘平时总把腮红打得像朵粉云,此刻却像株被暴雨压弯的雏菊。

“放心,”他开口时自己都吓了一跳,声音哑得像砂纸,“我会把木盒贴身带着。”

赵婉儿笑了,眼角细纹里还沾着晨露似的水光:“我信你。”她转身要走,又停住脚步,“对了,钱一多去医院看王奶奶的孙子了。那孩子在重症监护,医生说……”她喉结动了动,“可能要等清醒了才能问情况。”

施丽娅轻轻拽她袖子,两人的影子在地面交叠成片,像两片被风揉在一起的叶子。

李宝望着她们走向出租车停靠点,直到红色尾灯融入晚高峰的车流,才转头对张远山说:“道长,去栖霞古寺?”

张远山正盯着站台电子屏上的天气预告,“阴转小雨”四个绿字在他道袍上投下冷光。

“去。”他摸出罗盘,指针稳稳指着东南方,“空明禅师上月给我写过信,说寺里的千年银杏今年开了并蒂花,怕是有因缘。”

栖霞古寺的山门关得半开,铜环上挂着块木牌,“客堂”两个字被雨水泡得发涨。

李宝刚跨进门槛,便有股沉水香裹着湿青苔味涌进鼻腔。

空明禅师正蹲在廊下擦石狮子,僧袍前襟沾着泥点,见他们来,用袈裟角抹了把手:“两位来得巧,厨房刚煮了桂花酒酿。”

张远山从怀里掏出个黄布包,解开露出三柱香:“禅师,我们为朱雀之气而来。”

空明禅师的手顿了顿。

他接过香插在石狮子前的小铜炉里,青烟盘旋着升上屋檐,惊起两只灰雀。

“朱雀属离火,主光明,亦主灼烧。”他转身走向后院,青石板缝里的苔藓被踩得吱呀响,“李施主怀里的精元,可是吸收了乾陵地脉的火气?”

李宝下意识抱紧木盒。

木盒此刻温温的,像块晒过太阳的玉石。

“前天在朱雀门,精元引动金粉显形后,我总觉得……”他想起昨夜在民宿做的梦,梦里金朱雀啄他心口,“它在找什么。”

“找宿主的气。”空明禅师推开禅房木门,墙上挂着幅“止观”书法,墨迹还带着潮气,“阴阳相济,刚柔并蓄。朱雀之气若只靠地脉滋养,终是无源之水。”他指了指桌上的青瓷碗,“喝口酒酿,桂花香能平心火。”

张远山端起碗抿了口,眼睛亮起来:“加了莲子心?”

“李施主最近可睡不安稳?”空明禅师没接话,反而盯着李宝眼下的青黑,“朱雀属阳,阳盛则躁。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足,水里撒把朱砂——不是让你镇邪,是借朱砂的凉性引火下行。”他从抽屉里取出个红布包,“这是寺里的降真香,每日焚一柱,香气能通心窍。”

李宝接过红布包,指尖触到粗布上的针脚——歪歪扭扭的,像是小沙弥缝的。

“谢谢禅师。”他喉咙发紧,突然想起王奶奶孙子被抬上救护车时,攥着他衣角的那只小手,凉得像块冰。

“不必谢我。”空明禅师合掌,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半盏月光,“是你们心里有火,才照得见我这点灯油。”

从禅房出来时,天已经擦黑。

张远山捧着禅师送的银杏叶标本,叶片上的脉络在暮色里泛着金。

李宝正要上车,忽听得山门外传来喧哗。

“挖到棺材啦!”是个小姑娘的声音,带着点尖细的哭腔,“就在村头老槐树下,棺材板上还刻着鸟!”

李宝脚步一顿。

他转头望去,山门外的田埂上站着几个村民,打着手电筒的光束在暮色里乱晃。

刚才说话的小姑娘扎着羊角辫,蓝布裙上沾着泥,正拽着个扛铁锹的老汉胳膊直晃:“爷爷你看,就是那两个穿道袍和黑衣服的!他们肯定懂!”

张远山的罗盘突然在怀里震动,指针疯狂旋转着指向田埂方向。

李宝摸了摸木盒,这次不是发烫,而是沁出细密的凉意,像有人隔着木头轻轻叩他掌心。

“去看看?”张远山的声音里带着点他从未听过的紧绷。

李宝望着小姑娘身后忽明忽暗的手电筒光,又想起乾陵朱雀门上消散的金粉。

他蹲下来,平视着小姑娘沾了泥的小脸:“乖,带我们去看看那口棺材,好不好?”

小姑娘用力点头,辫梢的红头绳在风里晃成一点红。

她转身往田埂跑时,李宝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不是害怕,是某种更烫的东西,顺着木盒的凉意往上窜,像颗埋在土里的种子,终于要顶破最后一层硬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