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号,凌晨六点。
天还没亮,何金波早早就起床了,不起不行,县局大院里因为这起灭门案忙的团团转。
局长万峰也是一夜不睡,恨不得在院子里吹奏冲锋号,把老帮菜们统统叫醒。
这也不怪万峰急,灭门案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天,这是第四天,除了杨锦文画的一张素描,现在一点头绪都没有。
最怕的就是随机作案,也就是流窜性作案。
化肥厂厂办主任一家人遇害,歹徒极其狡猾、极端凶残,反侦察能力又强,肯定是已经跑出岭蒙县了,上哪儿找人去?
昨天,县局联合各辖区派出所、治安大队、巡逻大队,清查了那几天的外来人口,但都没找到符合素描里的这个女人。
除此之外,省厅、以及云城那边都要来人。
这更让万峰等县局领导倍感焦虑。
万峰也是一个做实事的人,如果是平时,他一早就让后勤开始拖地、搞卫生、擦桌子,但今天,他完全没这个心情。
何金波路过他身边的时候,见他盯着老帮菜们的宿舍楼,招呼道:“早啊,万局。”
“何支队。”
何金波打了一个哈欠,讲道:“章队他们凌晨三点多才回来,现在睡了不到三个小时,还是让他们多睡一会儿吧。”
万峰叹了一口气:“何支队啊,你说这个案子要怎么破呢?云城那边,都拖了一年半,到现在都没锁定到犯案人,我们县局的压力大啊。”
何金波表示理解,他道:“那就喊起来?找个大喇叭,吼两嗓子,管用。”
说完后,何金波溜去食堂,温墨和温玲、以及市局的痕检中队已经在吃早饭了。
看见何金波,温玲往他身后瞅了两眼。
“何队,猫哥他们呢?”
温玲拐个弯,问了一下杨锦文,其实并不太关心猫子。
“昨天晚上联系过,说是去双龙乡了。”
温墨正喝着粥,抬起头来问道:“查那个尼龙带?”
“是。”
何金波回答了一声,然后快走两步,去窗口打了一碗粥,要了两个包子,赶紧坐回来,接着刚才的话题。
“温局,我琢磨着,杨锦文查的这条线索,应该是有希望的。
昨天我去化肥厂查了一圈,1.5cm的白色尼龙带,而且是人字图案的,化肥厂没有,有的都是那种包装用的编织带,黄色的,很细很窄的那种。
另外,我又跑去家属楼,从一楼到五楼,每个住户的家里,我都进去过,他们也没有这种人字图案的尼龙带,所以可以推测,尼龙带十有八九,就是凶手带来的。”
对于物证,痕检中队队长宋军,很有发言权,他道:“就算是这样,如果这个尼龙带是凶手随手从哪儿偷的呢?上哪儿查去?”
温墨摇头:“就算是偷的,那也能侦查到几名凶手的活动范围,但这也看运气。”
温玲低着头,念叨着:“肯定有运气的,一定会抓住这些凶手,王雨和何晓这两个女孩太年轻了。”
几个人正聊着,外面院子里,突然响起万峰从喇叭里扩出来的声音。
“刑警队的,起来,起来了,案子还没破,你们睡得着吗!赶紧,麻溜的,别让我上楼!”
何金波一边喝粥,一边挑了挑眉。
不多时,刑警大队一群人没精打采的走进食堂。
侦查命案,除了有个黄金侦破时间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精力。
这跟行军打仗差不多,第一天,老帮菜们看见了命案现场,伸张正义的心情比谁都强,斗志满满,热血丹心,势必要抓到凶手。
第二天,熬了一天一夜,心中有信念,还能坚持。
到了第三天,因为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吃不好睡不好,脑子都是晕乎乎的。
到了第四天,人就倦怠了,不是不想破案,精力和体力跟不上。
一直持续一周、半个月的时间,人都废了,案子也成了悬案。
在侦破当中,除了要有信念感之外,还得有收获,才能形成正反馈。
这已经是案发第四天,除了对几名歹徒的情况有个模糊的了解之外,其他的一无所获,斗志也在慢慢的消耗掉。
万峰很清楚这一点,不然,他也不会用大喇叭喊人。
章勇顶着黑眼圈,端着饭碗,凑到何金波跟前。
“温局,何支队,我琢磨着这伙人肯定是有交通工具,然后进行流窜作案。
治安队和巡逻队找了两天,都没找到符合特征的女嫌疑人,火车站和汽车站,我们也都问过了,还是没找到这伙歹徒的行踪。”
温墨点头:“这个我也想过,岭蒙县就那么大点的地方,如果是外来人作案,不可能不留下蛛丝马迹。
是人就要吃饭,要抽烟,要喝水,要上厕所,或者是要住宿,但咱们侦查了三天,但都没有发现可疑人员。
那么这伙人肯定是有车的,车开来,几个人待在车里,让那女的去附近踩点。
确定家里情况后,其他几名歹徒下车,闯进被害人家里作案,作案之后,开车逃离现场,根本就不在岭蒙县逗留。”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54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