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蒙县城就那么几家五金店,挨着一堆的。
杨锦文先后问了好几家店,拿着单独拍摄的尼龙带照片,让老板辨认,最后没有结果。
店里的尼龙带,有倒是有,但不符合1.5cm这个宽度,大多都是3cm。
“像这种宽度的尼龙带,一般是用来干什么的?”
老板看了看杨锦文递来的中华香烟,他接过后,笑了笑:“我们一般都卖给工地,他们用这个来挑砖,或者是来绑什么东西。”
“挑砖?”
“是啊。”
老板向四周看了看,没看到符合他描述的事物。
猫子恍然:“我明白了,就那样的……”
他一边比划,一边道:“杨队,你有没有见过农村那种竹篓子,就是用扁担前后挑着的。”
杨锦文点头:“半年前,我回乡下见过,他们用来挑稻谷。”
老板抽了好烟,显得很积极,他马上掌握话题主动权:“他们买尼龙带呢,就是穿过竹篓子,然后用扁担挑在肩膀上。
工地搬砖啊,或者是刚才这位同志说的挑稻谷啊,都是用这种尼龙带。”
猫子被抢了话语权,瞪了老板一眼,很想把他抽了一半的中华香烟给夺过来。
“长度呢?”杨锦文问:“两米的尼龙带穿过竹篓子,然后用扁担挑在肩膀上,是不是太长了?”
老板点头:“用不到两米,一米多一点就行。”
猫子立即道:“背篓也有这个啊。”
他指了指台阶下面,只见对面的菜市场,一个中老年妇女,背着一个卖菜的背篓,她背在肩膀上的肩带,就是尼龙带。
猫子很兴奋:“看吧,1.5米宽,是不是?小齐,你说说是不是?”
齐斌叹了一口气:“那来源就广泛了,县城里每家每户都有背篓,怎么查?再说,背篓的肩带也没那么长,也就一米左右。而且尼龙带是白色的,用来干活的话,会买白色的吗?”
杨锦文摇头:“这尼龙带是不是那几个人买的,也说不定,或许是从什么地方顺手拿的。”
因为老板在场,所以杨锦文说的很含糊。
但对方马上就问:“你们是在查化肥厂的那起灭门案吧?”
齐斌皱眉:“不是,你怎么……”
老板道:“天杀的凶手,这群人就该死!这事儿我们整个县城都知道了,县城多大的地儿?能不知道吗?”
老板叹了一口气,从兜里掏出一盒五牛牌香烟,他抽出烟递给杨锦文。
“来,抽我的烟,麻烦你们公安同志一定要抓到凶手,我听说死在屋里的还有两个女娃娃,一定得把这些人给抓住,给枪毙了,狗日的没人性!”
杨锦文摆摆手,老板硬塞,他只好接住。
三个人回到车边,猫子道:“杨队,岭蒙县五金店是没有卖1.5cm宽的尼龙带,源头就没法查了。”
齐斌道:“我琢磨还得去工地,杨队不是说了吗?那尼龙带上有红色砖块的粉末。”
“除了工地,就是自建房。”杨锦文坐进车里:“先排除工地吧,如果找不到类似的,那么就是农村建房时用到的。
至于这种1.5cm宽的尼龙带从哪里买来的,我琢磨要么就是从安南市,要么就是从隔壁的大雁市,源头确实不好查。”
岭蒙县正在建造的工地,一共有三处。
杨锦文、猫子和齐斌跑了两个工地,但对方所用的是3cm宽、或是比3CM更宽的尼龙带,用来吊装东西,或者悬吊货物。
除此之外,码头也要用到这种东西,捆绑货物等等。
但岭蒙县根本就没码头,所以此项排除。
中午时,杨锦文他们简单吃了一餐饭,因为昨天夜里只睡了两三个小时,他们实在熬不住,只能在车里休息一个小时。
醒来后,他们出发去最后一个工地。
这个工地是在县城边上,准备建造民政局的大楼。
施工现场混乱不堪,工人连安全帽都没有,大型机械也很少,但搬运砖块用的并不是工人挑着竹篓子,而是用的小推车。
小推车是工地上最常见的载货工具,里面什么都能放,并不需要人力来负重。
杨锦文三个人在工地走了一圈,并无所获。
此时已经是下午五点,他们只能先打道回府。
跟杨锦文之前所侦破的案子,这个案子有很大的不同。
因为他们现在所做的就是排除法,就跟做数学题一样,ABCD四个选项,总有一个是对的。
在不会做题的情况下,尽量排除自己觉得不对的答案。
但也有一些非常聪明的凶手,他出题就给你出错了,那么你怎么选都是错。
岭蒙县这次灭门案,凶手清理了案发现场,作案时戴着劳保手套,就连避孕套可能都是自己带来的。
毫无疑问,他们就是为了干扰公安刑警的判断,杀了人还能冷静处理现场,除了老手,没人有这个心理素质。
回到县刑警大队,何金波他们已经回来了。
看见杨锦文后,这三个人一脸兴奋。
猫子挑了挑眉:“师父,你们查到线索了?”
何金波点头:“这伙歹徒确实踩过点,家属楼有住户反映,10号下午五点左右,有个女推销员上门推销过洗碗精。”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54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