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哈哈哈,大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43章 这就是官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因为他可以利用亲属、宗族关系形成庞大的宗族势力。

一旦这个势力形成,这股力量无比恐怖。

如果不加以管制,极短的时间内,家族势力就会形成门阀。

“二位怕是搞错了,我是京城人,地地道道的京城人,不信二位可以去查户籍啊,我一家三口都在呢!”

两人闻言一愣。

这两位哪里知道,余令的身份是王秀才在京城亲自给作保上的户籍,老爹亲自按手印上的黄册。

虽然回来余令也上户籍了。

但在得知要见皇帝消息的传来的那一刻起,余令的户籍都被南宫给修改了。

余令不懂官场的门门道道。

他懂。

余令是他举荐的人,他不能让这么一件天大的好事因为户籍,成了一件错事。

余令要是去了外地……

谁给他卖煤啊!

再说了,余令可是自己人,人家东林党能做,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做?

长安的户籍没了,但京城的还在。

官员不管事,京城的黄册并没有按照规定三年一重新统计。

茹慈去给小老虎买铺子的时候还顺便给小老虎上了户籍。

免费的,牙婆亲自作保。

所以,余令如今就是京城人,地地道道且无可争议。

被老爹卖掉又被小老虎买回来的宅子主人就是余令。

两位御史狐疑地望着余令,片刻之后释然了。

籍贯回避制度已经不重要了,南方那边把这项政策都玩出花来了。

宗祠林立,已经在挑战国朝根基了。

税人家都敢不纳了,自己这样被外放的御史能做什么呢?

自己等人又何必盯着余令不放呢。

就目前看来余令还是不错的,唯一不好的就是好好的一个读书人……

时刻想着杀人,杀心太重了,跟当初的洪武爷一样。

在另一边,新的“衙役”上岗了。

这一次没有什么贱籍,全是良家子,全都手拿一头粗,一头细的木棒。

如今就差一身帅气的衣裳了,

“天马上热了,按照衙门的规定,今年我们长安要防治瘟疫。

现在听我的安排,所有人必须忙碌起来,必须通知出去。”

吴秀忠挠着头,认真的想了想:

“同知大人说要网格化管理,别问我什么是网格,我也不懂。

反正是每个班长在今日日落之前必须把消息通知到你负责的区域,记住是每一户!”

吴秀忠咽了咽口水继续大声道:

“记着要好好说话,不要上来就“賊人娘”,不要说人是鸹貔。

记住,要说这是防止瘟疫,瘟疫,这是为大家好!”

众人闻言发出哄笑声,大声道:

“知道了,吴主任!”

吴秀忠现在是主任,因为保安队才搭建的缘故,目前只有两个主任,另一个是朱大嘴。

所有人都不会觉得这件事很难。

不就是去通知各家各户搞卫生么,这事还不简单,吼一嗓子,大家自然会听自己的话。

殊不知,他们在做天底下最难解决的事。

余令等人进了衙门,前两天还病的要死的张同知如今彻底的好了。

人家病好了有一个恢复期……

他是直接好,跟回光返照一样。

“两位御史,本官不知二位来到长安,已经命人略备薄酒,准备为两位接风洗尘,还望两位……”

林不见闻声冷哼一声:

“三斤粮食一斤酒,百姓都要吃不上饭了,你在哪里搞来的酒?”

张同知呆住了,官员到地方,地方官员略备薄酒尽地主之谊是应该的。

无论如何都是需要客气一下的,不招待一下,你挑刺。

如今我做了,你又在挑刺。

不吃就不吃呗,说话这么难听做什么?

余令转过脸忍着笑意。

不是说御史不爱酒桌上的这一套。

这两位如果喜欢酒桌上这一套也不至于一个去兰州一个去肃州了。

这两位的人情世故和肖五爷有得一拼。

随着议事的呼唤声响起,知府衙门大小文吏,通判,推官,知事全都来了。

余令开始介绍两位御史,当众人得知这两位是御史的时候,腰杆开始变得笔直起来。

“通知一件事啊,赵通判病了已经没有太多的精力来负责通判一职。

今后他的职位由吴知事暂领,记住是暂时的,做的好了,我自然会去给他请功!”

此刻吴冠他觉得屁股不疼了,人也精神了。

从一旁走了出来,扫了一眼众人,他拱手笑道:

“诸位同僚,今后还请多多关照!”

众人望着吴冠脸上淡淡的笑意不由得心底发寒。

“诸位同僚,大家共事多年,我吴冠深知彼此之间的情义,诸位放心啊,只要好好做事,我们还有情义!”

“吴大人言之有理啊!”

“是极,是极......”

吴冠抬起了头,大白闪烁着寒光。

吴冠记得这群人,死死地刻在脑子里。

正是这群面带笑意的人,在先前竟然商量好了让自己死,让自己扛下所有。

他们甚至都没问过自己的意见,直接替自己做好了决定。

如今老天开眼啊……

风水终于轮流转了!

吴冠心里暗下决定,要让这群人知道什么是酷吏,一心为民的酷吏。

望着眼里闪着寒光的吴冠,张同知觉得自己的病还没好,自己需要躺着,需要静养。

余令深吸一口气,忍不住喃喃道:

“这就是官场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