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35章 活捉李文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这几个家伙以为要处决他们,眼睛里流露出恐惧的神色。

岩坎上前迅速搜了另外两人的身,缴了他们的武器,然后绑住了手脚跟嘴巴,再将其重重地打晕,再拖回越野车上。

鲁达已经将车开到近前,四人押着李文才等人两辆车迅速撤离现场。

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街道上依旧静谧,也没行人,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两辆越野车不一会儿就出了城外,见此情况,李文才没有了刚才的镇定,变得惊慌失措地起来,他张口结舌说道:“你们……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如果想要钱就直接说,要多少都可以……”

“哈哈哈……你是不是以为钱可以买到一切,那我问你,你这颗脑袋值多少钱?”刘小涛用挪喻的口味说道。

“那你们想要什么?”李文才紧张地问道。

“哈哈哈,实话告诉你吧,是康老大想请你去一趟……”

听到这话,李文才的表情猛然凝固了,随即变成了死灰色,两眼呆呆的望着前面,半天没有说话。

李文才的心一下子坠进了冰窟窿里,他知道自己落到康老大的手里就彻底完蛋了,康老大恨他入骨,绝对没有什么好下场。

他现在终于偿到背叛老大,背信弃义的滋味了。

李文才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手指不自觉地颤抖着。

他试图强装镇定,但颤抖的声音出卖了他:“康老大……他出多少钱?我出双倍!不,三倍!只要你们放了我,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刘小涛嗤笑一声,用枪管拍了拍他的脸颊:“李文才,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样,背信弃义见利忘义!

你现在知道怕了?

当初你背叛康老大,给郎老大当狗腿子的时候,把康老大坑的不轻吧?”

车窗外,荒凉的郊野飞速后退。李文才突然剧烈挣扎起来,却被叶鹏一把按回座椅。

刘小涛瞥了他一眼,冷笑道:“老实点!再动一下,我不介意现在就送你上路。”

岩坎从副驾驶座转过身,慢条斯理地擦拭着匕首,吓唬他道:“听说康老大最近新养了条鳄鱼,正愁没饲料呢。”这话让李文才瞬间瘫软如泥,西装裤裆渐渐洇出深色水渍。

越野车拐进一条隐蔽的土路,远处废弃老城的轮廓在渐渐地远去。

李文才突然歇斯底里地大笑:“你们以为抓了我就能扳倒郎老大?妄想……”

“碰!”地一声,刘小涛一枪托将他打晕,他最恨地就是叛徒,愤愤地骂了句:“狗东西,死到临头了还这么癫狂!”

越野车在崎岖的土路上颠簸前行,扬起的尘土在晨光中形成一道朦胧的尾迹。

刘小涛看了眼后视镜,确认没有车辆跟踪后,对着耳机低声说道:“老鲁,前面岔路口右转,后面安全,我没直接上主路加速回山寨。”

“明白!”鲁达在前头那辆车上,回应了一句,拐弯直接上了主路。

刘小涛他们乘坐的三菱越野车加速跟上,车里昏迷的李文才歪倒在座椅上,额头的血迹已经凝固。

刘小涛从背包里取出医疗包,简单处理了他的伤口。“可别让他出事,康老大要活的。”

就这样一路疾驰,两辆车一前一后加速回到了“老苗寨”。

回来后,刘小涛才等到了张金称他们从曼德勒回到孟腊的消息。

而他从国内老家刘家庄农牧集团请来的农业专家刘本慧他们也到了,这时候脱不开身,因此只好由叶鹏、鲁达、和岩坎押送着李文才去孟腊。

刘小涛跟刘本慧这个本家兄弟也有五六年没见面了,儿时的好兄弟相见自然是非常高兴,可惜在“老苗寨”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他们。

好在山寨里的山民们到森林里猎了些野物,刘小涛取了几只,但是没有白要他坚持给钱。

朴实的山民们说什么也不要。

刘小涛知道这些山民们是真心实意的,所以也没有再坚持,心想过几天再送些紧缺物资给他们。

刘本慧推了推眼镜,望着寨子里简陋的竹楼笑道:“小涛,你们这地方倒是清静,比城里那些钢筋水泥强多了。”

他身后跟着三个年轻的技术员,正新奇地打量着这个隐藏在群山中的苗寨。

“慧哥,你们先休息会儿,晚上咱们好好喝两杯。”刘小涛拍了拍老兄弟的肩膀,转头对高尚吩咐道:“你去把那几只野鸡处理了,再弄些山笋和菌子。”

夕阳西下时,突击队吊脚楼前的空地上架起了篝火。

炖野鸡的香气弥漫开来,山民们自发地搬来自酿的米酒。

刘小涛举起竹筒酒杯,高声道:“今天这顿饭,既是给本慧哥他们接风洗尘,也是感谢大家伙前来支援我们的农业建设!”

刘小涛跟刘本慧吃着炖山鸡,喝着山民自酿的米酒,兴奋地聊着家长刘家庄的一点一滴。

身为军人十几年来,刘小涛在刘家庄亲人们的身边是聚少离多,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每次回去,这里的发展变化都让刘小涛叹为观止。

身为特种兵,又是两年多没有回家了,刘小涛迫切地想知道刘家庄的一切,族人们还好吗?

刘家庄的各行各业发展的如何了?

聊完了家乡的变化,说着说着二人就谈到了正题上。

刘本慧知道刘小涛是军人,虽然他对来“金三地区”很好奇却不多问,只是对他让办的事情不太理解。

“小涛,你不会是想在这里搞农场吧?”刘本慧不解地问道。

刘小涛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他,绕着湾儿份问道:“我就是想知道这里除了能种植英苏,还能种植什么?”

“其实这里的土质,跟我们在滇省那边的农业基地一样,种植橡胶、甘蔗、烟草这些农作物都可以。”刘本慧不加思索地道。

“你能肯定吗?”刘小涛兴奋地反问道。

刘本慧肯地点点头,“凭我的经验看一眼就知道,况且这里的环境和气候,都与滇南相差无几。”

“太好了,你能不能先在山寨里传授几户山民,种植一些橡胶、甘蔗什么的?”刘小涛商谈的口味问道。

“当然可以,我来就是听你安排的。”刘本慧爽快地答应道,他端起大碗喝了口米酒,用手抹了一下嘴唇紧接着说道:“不过你要做好陪钱的准备。”

“为什么?”刘本慧的话让刘小涛摸不着头脑,不解地问:“既然与我们那里的农场一样,为什么还会赔钱?”

刘本慧一本正经的,拿出专家的派头来:“我给你算一本涨……我们那边的甘蔗收割后马上用车送进厂,在这里你卖给谁?

就是有地方买,那运输也是个问题。

经济作物的种植需要一整套的流水作业,从种植、收购再到加工,每个环节都不能缺少……”

如果说打仗刘小涛是内行的,但是搞生产经营却不行,刘本慧提出的这些问题他还真考虑到,张金称也未必想到这些问题。

难怪总指挥刘武让突击队只负责“利剑突击行动”的前半部分,后面的事不需要他们考虑。

刘小涛想了想说道:“这些事情先不要考虑,你只管在这里搞实验即可,另外待遇的问题也不用考虑,肯定亏不了你。”

“瞧你说的,咱们家像缺钱的人吗?为了这个我就不来你这穷乡僻壤的山沟嘎啦了!”刘本慧装作不高兴地道。

“哈哈哈……慧哥,我错了,我自罚一杯。”刘小涛笑着端起一杯酒,一干到底。

“你小子,这还差不多!”刘本慧笑了,接着道:“我是开玩笑的。先说正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的建议还是以农场的方式来搞。

可以把整个山寨组织起来,无论是对今后的带动还是效益都比单户搞强很多。”刘本慧建议道。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