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吾父嘉靖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7章 就说两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放肆!”

“大胆!”

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怒喝声。

再次在无逸殿内响起。

吕本、闻渊、徐阶三人已经是满面怒色。

而朱载壡却是目光疑惑的看向张居正。

如今他这幅模样,方才那番言辞,怎么这么熟悉?

颇有故人之姿……

不对。

自己还没见到那人。

可这一言一行,这等以小小庶吉士的身份,就敢当面怒指当朝内阁大臣和六部尚书的做派,可不就是那位的风格?

而在张居正奏言开海解禁一事后,一直没有言语表态的严嵩,终于是幽幽一叹。

当朝首辅一叹,自然是立马引来众人注视。

吕本等人心头戒备。

严嵩只是低头看了一眼张居正。

对于开海一事与否,自己从来就没考量过。

无论是禁海,还是开海,都不过是方式法子而已。

但现在自己却需要表态了。

因为。

吕本、闻渊、徐阶三人已经是旗帜鲜明的反对开海。

那自己就必须要支持开海。

甚至要从张居正手上接过开海的大旗,在朝中招呼大小官员上奏支持此事。

无他。

因为敌人反对的,正是自己需要支持的。

朝堂之上,哪来那么多的道理?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归根到底,不过是能站在这座无逸殿内的人决定走向的。

心中已经有了计量之后的严嵩,神色愈发平静从容。

他先是看了一圈在场的同僚们,而后才抬起头面带笑容的看向皇帝。

“皇上,庶吉士张居正言语狂放,虽有指摘当朝内阁大臣与六部尚书之嫌,可年轻人到底还是因为国事所为,言语有些激愤而已。”

一句话。

严嵩便将方才张居正说吕本等人是欺君的事情,解释成了年轻官员有心社稷。

吕本等人顿时面色一沉,眼里闪烁着不悦。

严嵩无视众人的反应,继续说:“今日本是皇上召见臣等,议朱纨身死东南一事。而后诸卿皆言东南数省百姓穷苦,方才铤而走险入海为寇。若是据此论之,则若放开海禁,许百姓下海寻生,岂不是一可解百姓困苦,二可平地方民怨?”

“再者说,商贾一道,古往今来,本就利益与风险共存,自东吴东出东番,至隋唐两宋,我中原商船早已遍及海外。尤以南宋,以半壁江山,续国祚百年,多仰海贸之利。”

既然已经决定了要反对吕本等人的反对开海的表态,那自己就必须要强有力且态度更加鲜明的支持开海。

无逸殿内,开始回荡着首辅支持开海解禁的声音。

严嵩面带笑容,从容不迫:“南宋得海利而续百年国祚,可知海外之利,并非撮尔小利。我朝国初厉行海禁,乃时局所致,国初天下动荡,中原尚不平定,何来气力处置海境?惟太祖圣睿,行海禁,绝一时之患。然而,成祖遣郑和屡下西洋,虽百姓无有得利,然船走西洋所得之利,皆支成祖五征草原,不费国中钱粮。”

虽然明明是在态度鲜明的反对反对开海的人。

但严嵩却说的不急不慌,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就算是朱载壡心中也不得不佩服,老严头能坐在这个位子上,是真的没有半点水分。

这头。

严嵩已经说到最后:“今时今日,不复国初时局,分明百姓下海便可捕捞渔获,商民出海便可货通诸国,何以要言一时之制?何以要言海波风浪?”

终了。

严嵩也终于是语气一沉,透着帝国首辅的威严和决断。

“若海上敢有海寇夺我商民之船,便造坚船利炮,如张居正所言,扫平四海!”

“若敢有异邦占我国土海盗,大军顷刻杀至,万炮齐鸣,谁敢来犯?!”

说到激动处。

严嵩竟然是颤巍巍的站起身。

“皇上,我大明乃天下正统,日月所照,皆我汉土,四域之主,皆我妾室。”

“我大明以上国自称,安能锁海居内?”

“臣,少保、太子太傅领礼部尚书衔、兼谨身殿大学士,严嵩。”

“附奏请开海解禁!”

殿内无声。

却又仿若一道旱地惊雷炸响。

严嵩以大明内阁首辅的身份和权威,态度强硬且鲜明的支持开海了。

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