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只能三五不时从别人那儿听说琳琅又在哪儿买大平层了,又在哪儿买商铺了,心里气的不得了,却拿琳琅没任何办法,也薅不到琳琅任何羊毛。
看着琳琅发财,比他们自己过着艰难的日子还难受。
而琳琅的好运这会儿也在之前熟悉的人中传开了,原因无他,是从几个方面让大家这样想的。
说是当初电子厂那个王科长让琳琅进宣传科,琳琅没进,然后倒霉的事就没找上她,这不是运气好是什么?
后来王科长回来了,之前跟他切割的人,王科长全报复了,而琳琅因为当初没听王科长的话进宣传科,后来自然也不用跟他切割,这次王科长回来,也没报复她,顶多就是不待见她,这也是运气好了——别人都说琳琅有眼光,运气好,当初没进宣传科,这话传进了王科长耳里,他听了自然不高兴,毕竟这什么意思,难不成他赏识人还赏识错了?竟然还成了对方的好运?王科长听了那自然是不高兴的。
因为王科长不高兴,所以琳琅后来在电子厂待遇就很一般了,因为要评什么先进之类的,王科长总会横插一杠子,不让琳琅评上。
本来大家觉得,琳琅没讨好王科长,现在王科长回来了,对她不高兴,她在电子厂要不好过了,看来这李琳琅的运气也就那样——这话王科长爱听,高兴了点。
结果,南方淘金热越来越厉害,人家直接辞职下海了。
一开始,大家觉得琳琅这真是瞎胡闹,铁饭碗多好啊,为什么要辞职下海,多可怕啊,万一在南方赚不到钱,又没了铁饭碗,她要怎么过日子啊。
结果没几天,电子厂股份制改造没成功,电子厂倒闭了,低价卖给了私人。
而他们这些铁饭碗的人,自然就因电子厂倒闭下岗了,铁饭碗竟然也不铁。
而这时,已经是九十年代了,不少人年纪大了,再让他们去南方找工作,他们也鼓不起那个勇气,不少人也就是在本地打点小零工,能找到工作就是谢天谢地了,毕竟他们以前在国营工厂呆久了,人都养废了,工作能力太差了,很难找到工作。
甚至有一些人,还下不去那个面子,总觉得自己是吃皇粮的人,去私人企业工作丢脸,又或者嫌私人企业工作没国营工厂那样可以摸鱼,不愿意出去工作,只整天在家消沉的。
便是王科长也没落到好,他回来报复的人太多,得罪的人太多,这会儿电子厂倒闭了,他没几个交好的人脉,自是跟其他人一样,也下岗回了家。
他五十来岁的年纪,就更不敢去南方打工了,于是家里的日子因为失去了工作,也过的艰难了起来。
而他就是那种觉得去私人企业工作丢脸的人,所以不说去南方打工了,就是在本地,他也不想去工作,只整天在家里骂天骂地。
倒是之前那个被他们看好戏的李琳琅,听说在南方越混越好,进了新世纪,听说在四九城买了大别墅。
于是他们再一次觉得,琳琅的运气太好了,想着要不是王科长冷待她,她要在电子厂工作的好好的,可能就不会辞职下海了;可因为王科长冷待她,让她在电子厂呆着没意思,她只能辞职下海,倒是成全了她,让她发财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54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