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模不是黑历史,那是我的来时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0章 我怎么把苏洛给忘了呢!(二合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坐在对面的几个人来自夏国音乐队。

也就是国家队。

其中一位还是夏国交响乐团的指挥。

文学界开团了,国家音乐队这边几个人对视了一眼,立马跟团。

林萧作为国家音乐队的代表,该他站起来了。

四十岁的林萧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所以态度更盛:“我们是按照传统主旋律风格谱曲,大气磅礴,你却说传唱度是个问题,年轻人未必喜欢,我想请问,年轻人怎么就不喜欢了?难道要我们去搞那些乱七八糟的流行乐?”

这一刻,柳志华成为了众人讨伐的对象。

柳志华身为节目的导演,此刻也不敢跟任何一个人发脾气。

这一个个要么是文学界泰斗,要么就是国乐音乐队指挥,放平常这样的豪华阵容,肯定是很难凑齐的。

要不是上级领导邀请,这帮人不可能被凑到一起。

柳志华耐着性子道:“各位先消消气,我想问各位一个问题,你们觉得《星火启明》是一档怎么样的节目?”

在座的众人都还在气头上,压根不想回答柳志华的问题。

柳志华无奈点头,只能自问自答:“教育部接到上级领导指示,要求趁着暑期开学之前打造一档面向全国青少年的开学节目,传递正能量、树立正确价值观是节目的核心导向……”

前不久,也就是在夏国日报做的那纪录片——《烽火家书》播出取得巨大反响之后。

上级领导便要求教育局,趁着暑期之前做一档节目,要在开学的时候播。

于是就有了这档《星火启明》。

《星火启明》一共四期节目,也就是四节课。

柳志华为代表的导演组,已经敲定好了每一节课的内容。

第一节课,他们邀请了奥运冠军开讲,讲述“拼搏精神”。

第二节课,他们邀请科学家分享“创新与坚持”。

第三节课,邀请退伍军人,讲述“家国情怀”。

第四节课,邀请普通劳动者诠释“平凡中的伟大”。

以上的节目内容是经过开会后一致同意的。

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就缺一首主题曲。

距离暑期开学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要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制作一首贯穿全文的主题曲,从制作时间上来说很赶,而且还不能马虎。

为此。

上级部门很给力,他们直接把陈儒年几个已经退休的文学泰斗给请出山了,还有林萧为代表的国家音乐队都给拉来了。

让这帮文学泰斗给作词,再让林萧几人按照词来谱曲。

有那么多泰斗坐镇,一首主题曲本来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事实上,陈儒年和林萧他们也是这么认为的。

一边是浸淫几十年文字的文学泰斗,一边是国家音乐队,联合在一起,搞一首主题曲还不是手到擒来?

却不曾想。

双方信心满满交上去的答卷,直接就被导演柳志华一次次退回来修改。

最气人的是柳志华每次把歌曲退回来的理由还都一样,要么就说,陈儒年他们写的词,太晦涩难懂,年轻人看不懂,要么就是说林萧他们作的曲,太严肃,在传唱度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年轻人不喜欢……

最终在今天,矛盾爆发了。

陈儒年为首的文学界带头,林萧代表的国家音乐队,将矛头直指导演柳志华。

此刻柳志华在安抚众人情绪,林萧年富力强,可陈儒年年纪大大了,要是被气出个好歹来,他可没法跟上交交差。

“陈老,您的词确实有底蕴,可我还是那句话,老气横秋,晦涩难懂,我们要站在年轻人的角度去看问题,林老师音乐队的编曲很好,但年轻人可能欣赏不来……”

“教育,从来不是高高在上。”

“陈老,林老师,二位的作品,艺术价值毋庸置疑。”

“但,《星火启明》不是给学者和音乐家看的,是给全国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看的。”

“你们可以骂年轻人不懂欣赏,但教育的意义,不正是让他们‘懂’吗?”

“如果学生连听都不愿意听,再好的词曲,又有什么用呢?”

其实柳志华是在给他们留着面子,他没有明说,陈儒年和林萧的词曲是在自嗨,是拿捏着姿态,自我欣赏……

“哼。”

陈儒年冷哼一声坐下,喝茶顺气。

林萧也没说话。

会议室的气氛就这么僵持着。

导演柳志华起身,平静道:“我去上个卫生间,回来咱们再慢慢商讨。”

柳志华以去卫生间的名义出去透气,再待在这里,他要憋死了。

柳志华一走,会议室就热闹了起来。

“他就是不懂欣赏。”

“有必要向上级领导反映,让他们换个导演来,换个有文学鉴赏水平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