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周文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6章 词成达府!《一剪梅月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她仰起脸,眼角眉梢都是藏不住的笑意。

往日倨傲的薛家嫡长女,

此刻眼尾飞红,轻薄的唇畔,梨涡里盛着蜜,连发间金步摇的轻颤都透着十二分的雀跃。

“玲绮!你何时来了!”

江行舟讶然,下意识揽住她的腰肢,

他掌心的腰肢比记忆中更纤薄,却在那声“玲绮“脱口而出时,分明感受到衣料下鲜活的心跳。

在看清她眸中闪烁的喜悦光芒时,心头猛地一跳。

这薛家大小姐,此刻她眼波流转间,竟带着几分他从未见过的娇俏。

“这两月,思念的紧!.寻思你已经考完江州府试,便顺道来看看,盘恒数日!”

她仰面,鬓边一支累丝金凤钗簌簌乱颤,美眸望着江行舟冷峻带笑意的脸颊。

月色如纱,浮云半掩。

“吱呀——”

风过疏竹,檐角铜铃轻颤,惊碎一庭寂静。

似蘸了墨的笔,细细勾勒着缠缠绵绵的轮廓。

云翳游移,月轮时隐时现,宛若新嫁娘半遮的团扇,透出莹润的微光。

更漏声遥,夜露渐重。

良久,

薛玲绮偎依在江行舟怀里。

她的鬓发微乱,云髻半松,几缕青丝垂落在他襟前,随着呼吸轻轻起伏。

月光透过窗棂,在她脸颊上投下细碎的光影,睫毛低垂,在眼下映出浅浅的阴影。

江行舟的手指无意识地抚过她的发丝,触感如绸,带着淡淡的桂香气。

她的身子软软地靠着他,吐气如兰,温热而真实。

夜风悄然,烛火早已熄灭,唯有月光无声流淌,将两人的影子融在一处,分不清彼此。

“江郎!

我听说,醉仙楼的魁小蛮奴,竟得了一支《菩萨蛮·咏足》,红遍江州府!还是一首[出县·首本]诗。”

薛玲绮虽是满心欢愉,口中却依然不饶人,

她哼哼着,醋意里藏着娇嗔,“我这正房尚且无这等待遇,也不知她那双玉足究竟多美!怕是回头,江家得添一房小妾!”

“你瘦了!”

江行舟抬手拂去她眉梢一粒未化的风霜,指腹蹭过时,才发觉那黛青描画的雪眉,竟比琅嬛阁那晚瘦了一分。

“江郎~”

薛玲绮朱唇微抿,烛影在她瓷白的脸颊上摇曳,将那一抹欲言又止的胭脂色衬得愈发鲜活。

“勿要打马虎眼~她有的,我也要!”

薛玲绮笑盈盈,玉葱指,划过他的腰间。

“这!”

江行舟哭笑不得。

他在醉仙楼一时不慎,留下那首出县《菩萨蛮·咏足》,隐患至今。

罢了,

看来今日不拿绝活,没有一首[达府],是躲不过这一劫了!

“这数月魂牵梦萦,倒是有一阕新词,正配得上玲绮!”

江行舟披上衣裳,广袖轻扬,月白长衫翻卷如云。

他踱至雕木窗前,案上进贡的澄心堂纸莹白如雪,点燃红烛,映着案几摇曳的烛火。

狼毫蘸满松烟墨,笔锋悬于纸上三寸。

他提笔而书,

青芒吞吐之间,笔走龙蛇,墨痕如行云流水。

[《一剪梅·月满西楼·赠薛玲绮》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是一首李清照的夫妻思念闺中词,婉约词的巅峰之作,千古绝唱。

此乃男女闺房思念之词,无法用于科举,也不能送别人,他赠给日思夜想的薛玲绮,最是恰当不过。

词成达府!

“轰——!”

骤然间,

天穹震颤,皓月如轮。

那一瞬,

清辉暴涨,

月辉中竟然隐隐浮现“月满西楼”四字!

江州府千门万户尽染霜华。

整座江州城池仿佛被“月满西楼”的意境笼罩,琉璃瓦上流淌着银光,长街石阶浸透了月华。

仿佛可见一头飞雁影掠空而过,翅尖划过月轮,如墨痕点破素笺,落入薛国公府后院。

“咚——!

咚——!

咚——!

咚——!”

江州府文庙的钟声骤然鸣响,浑厚悠长的声浪如涟漪般在夜色中扩散。

那钟声似与天穹皓月共鸣,每一声都震得檐角铜铃轻颤,惊起满城栖鸟。

文庙上空,浩荡文气如长河奔涌,与漫天月华交织缠绕,化作璀璨的流光在云间流转。

那光芒不似凡俗,倒像是千古文章凝聚的灵韵,映得整座江州府城恍若白昼。

“快看天上!”

“皓月浮现‘《月满西楼》’!”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转瞬间,千家万户的门扉次第而开。

百姓们扶老携幼涌上街头,孩童们指着流光溢彩的天幕雀跃欢呼,书生们捧着书卷对月长揖。

更有白发老者颤巍巍跪地,口中喃喃念着“文曲显圣”。

长街顷刻间人头攒动,襦裙与青衫摩肩接踵。

有母亲抱着稚子高举过顶:“乖儿快看!这是文气灌顶的祥瑞啊!”

少年郎们望着月华文气相激荡处,眸中燃起灼灼火光——那是对金榜题名、笔墨惊天的向往。

自从府试那晚的《望庐山瀑布》之后,

江州府百姓们便发现,沐浴在这强烈的诗词霞光异象之中,对他们有极大的好处。

远空雁鸣悠悠,余音散入万家灯火。

而那轮明月,愈发皎洁如洗,月辉洒落,恍若要将整座江州府,都照作词中那片“月满西楼”。

“这是江州府哪位才俊,写一首达府词《月满西楼》?”

江州府各处高门大宅内,灯火骤亮。众家主、举人进士们,无不从屋中奔出,望月,神色无不震惊。

城东李家,年过六旬的李老太爷拄着拐杖踉跄奔出庭院,仰望着天穹月色异象,胡须都在微微发颤:“文气冲霄,月华共鸣这又是一篇达府之兆!”

“快,快看看,是谁写出一篇达府?”

“这还用问?但凡有他人能写出一篇达府诗词,早就恨不得满府皆知,沸沸扬扬。

忽然诞生,这篇定然是府试秀才案首——江行舟所著!”

“除了他,还用谁能,无事写一首出县,有事赋一首达府?!”

一时间,

满城哗然。

那些往日里,对江行舟“不务正业,赋《咏足》诗”,颇有微词的世家家主们,此刻脸上都火辣辣的。

而年轻学子们则目光炽热,恨不得立刻前往薛国公府,向江行舟求教这首词!

“这是今岁以来,我江州府境内第三篇达府了吧?”

有人激动得面红耳赤,有人则面色苍白地喃喃自语。

江州府学院。

“若是不出意外,此篇恐怕又是江行舟所写!

这世间.真有人,写一首便是[出县],写一首便是[达府]?!”

周院君伫立在府学青石阶前,宽大的儒袍被夜风吹得猎猎作响。

“寻常文人穷经皓首,能得一首‘出县&a;#039;已是祖坟冒青烟。江行舟倒好,信手拈来便是‘达府&a;#039;之作!”

他仰望着天穹那轮愈发明亮的皓月,手指不自觉地揪紧了胸前长须。

身后几位教习早已乱了方寸。

最年长的赵教习抬头望月,突然一个失足踉跄。

只见夜空中,那道皓月文气竟在薛国公府的西楼上方,盘旋不去,与月华交织成璀璨的光幕。

更骇人的是,光幕中隐约有金色文字浮沉明灭,赫然是“月满西楼”四个大字!

夜风骤起,

吹得薛玲绮鬓边碎发飞扬,红裙翻卷如云,衣袂飘飘,宛若窈窕仙子。

一只才气月华凝结成的“飞雁”,从天而降,落在她的手臂处,口中含着词笺。

“诗成达府?!”

薛玲绮仰首望天,眸中映着那轮孤月,震撼道:“这词一成……竟引动了天地异象?”

她从未见过,江行舟写诗词,竟然达到如此境界!

江行舟负手而立,月白长衫在风中猎猎作响,唇角微笑。

案几上雪白的澄心堂纸,

此刻俨然成了[达府首本]。

“云中谁寄锦书来?”

薛玲绮凝眸望去,但见纸上词句清丽婉转,似有幽兰暗香浮动。

仅这一句,如雷电击中她的芳心!

她指尖轻抚过那“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四字,忽觉心头一颤,仿佛那夜的月光又漫上眉梢。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薛玲绮低喃,声音轻若游丝,却似含了千般思绪。

她的神情不由动容!

江郎这是对她有多少思念?!

才能一首,凝成这样一篇,一句一字,皆震撼人心的词?!

“此大雁并非寻常凡鸟,乃是达府级词——[云中谁寄锦书来?],由这一句诗文术,所化!

日后你我书信往来,可让它寄送,只需一二时辰便可往来江阴县和江州府。”

江行舟搁笔,抬眸望她,淡淡笑道。

他眼底映着烛火,

亦映着她微微泛红的眼尾。

这首达府诗词,乃是【飞雁传书】文术之巅峰,恐怕世间再无一首可与之媲美。

诗名中写了《赠送薛玲绮》,所以薛玲绮也能用这一首诗词之中的文术,用来飞鹤传书。

“嗯~!”

薛玲绮轻轻点头,将这【《一剪梅·月满西楼·赠薛玲绮》】的达府首本文宝词笺轻轻拢入袖中,偎依在江行舟的怀中。

她转头望向窗外,夜色如墨,薛国公府西楼一角,月华如水,恰似词中所写。

“江郎!这次就算了,不与你计较那篇《菩萨蛮·咏足》之诗!”

薛玲绮眼眉都笑弯了。

一首[达府·首本]词,可是极其稀罕的文宝,足以做传家之宝。便用它来做聘礼,那也是绰绰有余!

“走,今晚我们赏月去!”

江行舟牵着她的芊芊玉手,一跃飞上了薛国公府的西楼。

今晚这月华,恐怕会挥洒一晚。

薛玲绮沐浴这月色,才气也能受益匪浅!

蒙生以下无需科举,男女读书,皆可获得才气。童生以上男子需考科举,晋升文位。

大周圣朝虽无女子科举,但是依然有少量的女官存在,由女帝陛下亲授予侍女官衔。

此外,大周圣朝的女子们,还有一个获得文位非常重要途径——那便是敕命、诰命夫人的册封。

按照夫君、子女的官阶,授予父母、妻妾、子女、先祖某个品阶的封号、赠号,从而获得高阶文位,拥有施展高阶文术的能力。

薛国公薛夫人,便有三品国公夫人的封号,文位等同举人。

只见薛国公府西楼之上,江行舟一袭白衣坐在屋檐处,衣袂翻飞间似与明月争辉。

在他身旁偎依,一袭红裙的佳人薛玲绮,手持《一剪梅·月满西楼》达府首本文宝词笺,月华映照下,宛如画中仙娥。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