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茶陵神秘客家往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七十九章:摘山茶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到了金秋十月,山上会飘来带满油香的山茶风。

阵阵山风,沁人心脾,客家人都知道,一年一度摘茶籽的季节到了。

阿妈一早就岀去了。

她要找族长询问摘茶籽的准确时间。

客家人的山茶籽都是野生的,无人施肥,也无人栽种,但漫山遍野都是高大的山茶树。

茶树虽然是野生的,但却不可随便采摘。

因为采摘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不行。

过早,茶籽没有成熟,里面没有油,摘下来也没用。

过晚,茶籽成了空壳,几乎不产油。

最佳的时间是山里结霜后第二天。

这时候的山茶籽经过风霜洗礼,颗粒饱满,油汁丰富,最合适采摘。

当然,需要山寨族长下令。

族长是统管山寨一切的人。

没有他的下令,任何人不准进山,否则给予严厉的惩罚。

这个惩罚有可能是开除族籍,赶出山寨。

这样的后果非常严重。

人都是群居性动物,需要抱团取暖,客家人也不例外。

在高寒山区,被人赶出寨门生存概率极低。

不久,阿妈回来了。

她说,族长宣布了,明天统一上山采摘。

说完之后,她开始做准备。

她准备了一副竹萝筐,而我们这些小孩子就准备书包、布袋。

摘茶籽是一件大事,事关全家一年的用油,全家只要能动的,一律上山。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我们就出发了。

阿妈带了一根竹拨子。

就是用细竹竿制成一个结,用来勾住远的茶树枝,摘取上面的茶籽。

阿妈要我带一根,我拒绝了。

我说,我会爬树。

我的确会爬树,再高的山茶树都能爬上去。

山寨的人都往附近的山上走去,而我们去的地方却是五公里远的地方,叫金峰岭。

这里山高林密,平时很少有人来。

她说,这里的山茶籽很多。

阿妈说的不假。

这里的茶籽满山遍野都是,根本摘不完。

唯一的缺点就是远,而且很累。

内心上我是不愿意去的,但阿妈的话就是圣旨,我们无力反抗,只好乖乖地去了。

我们去的金峰岭,全部是上坡的山路,特别不好走,走了几百米,我就不愿走了。

阿妈见了,二话不说,一根竹棍子横扫过来,正中我的腰部。

我忍住肿痛,只好无奈地往向爬。

大约走了二个小时吧,终于到了。

其实,摘茶籽也是很有讲究的。

山上有很多的蚊虫毒蛇,尤其是一个叫青子蛇非常的毒,后来我们才知它的学名就是竹叶青。

这家伙浑身绿色,跟茶树叶子一模一样,往往伏在茶叶上一动不动,如果你的手伸了过去,它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你的手臂上,狠狠咬一口,然后溜之大吉。

还有一种虫子也很毒。

它就是千足蜈蚣。

它喜欢生活在茶树根部阴凉处,不注意的话,也很容易被它咬伤。

邻村的吴嫂就是摘茶籽被蜈蚣咬了一口,整条腿漆黑一片,后来腿彻底废了。

所以阿妈走在前面,都会用竹棍敲打着地面,把树下的蛇虫赶跑。

我则早已瞄着一棵大茶树,"嗖"的一声爬了上去。

这棵树大约有十五米高,这样的树应该是百年老茶树了,虽然年纪大,但硕果累累,尤其树顶上挂满了硕大的茶籽。

这样的茶籽个大,产油率高,是客家人首先之物。

从小在山上长大的孩子,个个会爬树,一会儿,我的书包就装满了茶籽。

我爬下树,把茶籽到在路边的萝筐后,又返回树上采摘。

阿妈则采摘旁边的小茶树。

由于无人抢,不到一个小时,就装满了两萝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