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旗下有三大资金池。
汉华、红岩和徐氏美国慈善基金会。
后者能成立,还多亏了汉华。
它把自己05年做多黄金;
06年联手高盛、大摩、蒙特斯家族,钻美国评级机构的漏洞,把3b级房地产cds债券打包成3a级。
入账近四百亿美元。
07年直接做空美国cds债券。
为了避免缴纳高额的短期资本利得税。
汉华把自己在美国的收益全拿出来成立了‘徐氏家族美国慈善基金会’。
当然这个基金会只是他们内部称呼。
外面看到的,实际上是二十多支由徐氏家族亲属名义成立的慈善基金会的集合。
每支基金会都控制着四十多亿美元。
这些基金会名义上的管理方,都是徐家的大小亲戚。
姑、姨、叔、舅等等。
他们拿着美国绿卡,领着基金会发放的资金,在美国和华夏买房子买地,生活过的很舒心。
也算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不管谁看,都挑不出毛病。
至于这些基金会的投资,全部都由徐良负责。
经过多年投资,所有基金会净资产巅峰时刻突破1000亿美元(包括资产增值)。
持有资产近2000亿美元。
所以这些资产中有一半是徐氏旗下各大企业发行的企业债。
这也是徐良成立这些基金会的主要目的之一。
为徐氏企业的财务兜底。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克里斯蒂娜·徐基金会,杠杆收购维旺迪成功后,所有债务都转嫁到了维旺迪身上。
类似于格雷泽家族收购曼联的操作。
这次杠杆收购,产生了近200亿欧元的债务。
这一大笔钱,红岩提供了大部分,渣打银行提供了一部分。
当然,这么一大笔钱,三方不可能让它一直留在自己的账户上,资金利用率太低了。
所以,就跟高盛、摩根等投行谈判,做了一个证券化。
一如美国的房地产贷款证券化。
也就是o债券。
因为维旺迪的负债实在太高,这笔债券的利息又不是很高。
推出之后,客户不多。
大部分都被‘徐氏美国慈善基金会’买了下来。
这就是兜底。
类似的例子还有西武集团、泰华集团、优尼科等等。
它们都通过发放企业债来募资,扩张集团的业务。
因为每家企业的资质不一样,企业债在市场上销售情况也不同。
泰华的债券因为有实质的地产业务作抵押,所以是最好卖的,几乎没用‘徐氏慈善基金会’兜底。
中芯国际、海力士和京东方是最差的。
近四百多亿美元的债券,75%都是徐氏美国慈善基金会兜底。
为了避免这种利益输送太过惹眼,徐氏美国慈善基金会还投资了苹果、亚马逊、ebay、google等企业的股票和债券。
这些投资带来的资产增长,对冲掉了中芯国际、海力士、京东方的债券损失。
虽然不是全部的损失,但账面也好看了很多。
徐梦:“中芯国际、京东方、海力士的股权和企业债已经全部卖掉,亏损61.28%,亏损213.376亿美元。
泰华、维旺迪、优尼科等9家徐氏企业,总计394亿美元的企业债,亏损39.82%,累积亏损157.6亿美元。
现在‘徐氏美国慈善基金会’账面现金还剩下725.28亿美元,另外还持有google6.87%、苹果公司9.74%,亚马逊12.37%的股权。”
从雷曼事件爆发后,‘徐氏美国慈善基金会’就开始吸纳两家公司的股权。
到现在,两家公司出现在市场上80%的流通股都被它收走了。
当然,收购还在继续。
徐良点头后,“从现在开始,把google、高通、博通,以及所有石油公司都纳入投资范围。”
“现在就要入场?是不是太早了?”
“等到危机出清,大家都开始下场抢股权的时候,再想买恐怕就难了。”徐良道。
随着智能手机的大爆发,高通和博通的股权肯定会触底反弹。
投资石油公司,自然是为美国转嫁危机,拉升全球油价做准备。
“行,反正你是金融天才,你说投资那我就安排投资。”
徐良:“慈善投资的事,安排的怎么样了?”
“按照你的吩咐,5亿美元投给了那些美国政客的‘白手套’,18亿美元投给了徐氏在美国和非洲成立的那些慈善学校。
剩下3亿美元,投给了非洲国家那些政客和军阀的‘白手套’。”
所谓的‘白手套’,就是老美政客,以及非洲政客和军阀们成立的‘慈善基金会’,一个个伟光正的慈善项目,实际上运作的都是黑钱。
(本章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54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