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三十七章 舶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这个冬天,民间一步步的接种着牛痘,轮流隔离然后再换一批人去接种,至少在京城内,竟然难得的只有零星的几人染上了天花,且根本没有传播开来,着实让朝野上下振奋。

而用水泥和砖瓦建造的纺织工坊已经建起来了第一批,里面摆着新式纺织机,朝廷划下规定,派人监管,按利润多少收税,但由商户来负责具体经营,相当于一种官方入股,因为利润够多,商人接受起来也很快。

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殷灵毓折腾东西的速度超乎大臣们的想象。

前面的牛痘,水泥,纺织机还没彻底铺开呢,大臣们往朝上一站,顽固反对派还没来得及例行参她两句再被打回,殷灵毓和张居正又把海外带回来的番薯数据和样本给抬上来了。

大臣们:?

国师您能慢点吗?我们是想要政绩,不是想要连轴转到跟大禹看齐!

不对?等会儿?!

番薯哪儿来的?!吕宋!?

好啊!有这种好东西竟然也不说孝敬宗主国,还特意严防死守不往出拿!害得张江陵的手下也才勉强偷出来两截儿?!

由于去当地的探子不仅带回了番薯藤,还详细收集了其特性,需求,产量,哪怕是在当地才能有这个产量,那也足够人惊奇了。

禁烟刚推行下去,再加上番薯,众人终于开始彻底的正视和重视起了这些舶来品。

鉴于目前的经济形势,打吕宋收益不大,李玉娥和张居正等大臣们一致决定,还是下国书责令其上缴足额番薯作种,把钱留着投入另一场战争。

至于殷灵毓这个国师,除了极少数还在因为性别介怀的人偶尔念叨两句,也彻底站住了脚。

张居正的改革得罪人,但殷灵毓一边得罪人,一边摸出样新东西,砸出一条赚钱的新路,就给他们撵过去了,和张居正的政策结合起来,效果好的不是一星半点。

民间除了地主群体,张居正一派的风评逐渐走高,朝中虽说不至于轻易扭转了党派关系,但也是慢慢开始缓和和张居正的关系。

毕竟殷灵毓怼起人来,还要靠张居正把人拎回去手动闭麦。

而且,其实在一次有人上朝时晕倒,殷灵毓也没犹豫那是政敌就去救醒时,他们其实就没法儿从本能上真正厌恶这样的一个孩子了。

或者说,他们反而会窥见自己的卑劣无耻。

于是最终妥协了下来,权当边上立了个技术指导员加神医,反正殷灵毓自始至终并无夺权之举,就是有时候嘴上不饶人而已,反正张居正也能管,他们还是蹭政绩要紧。

吕宋国收到明朝的国书后,王室成员无比震怒,番薯是他们严防死守的“国宝”,岂能轻易交出?

但面对大明水师的威慑,他们也不敢直截了当的拒绝,最终妥协,答应“进贡”一批番薯藤,却暗中做了手脚。

殷灵毓见到吕宋使者时都气笑了,阴阳怪气道:“你们就拿蒸熟的番薯来啊?”

“怎么?你们是路上怕饿着,把薯种全部做成了干粮?还是根本不想让大明有番薯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