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阳光洒在边关这片充满生机却又满是挑战的土地上。苏瑶早早起身,前往木材运输路线和石材矿场查看改善后的情况。在木材运输道路上,经过拓宽与修缮,马车行驶平稳了许多,木材损耗大幅降低。苏瑶看着一车车木材顺利运往农田灌溉工程处,心中稍感欣慰。她又来到石材矿场,工匠们正热火朝天地使用新工具开采石材,开采效率明显提高,原本因石材短缺而停滞的建筑项目也逐渐恢复了施工进度。苏瑶与工匠们交流,询问工具使用情况,一位工匠笑着说:“夫人,这新工具可太好用了,如今我们一天开采的石材抵得上过去两三天的量,多亏了您的支持与鼓励。”苏瑶微笑着点头,通过纸笔回应:“大家辛苦了,希望我们能尽快完成各项建设,让边关变得更好。”
与此同时,楚逸尘在军营中也忙碌起来。军事学堂的第一堂课正式开讲,军中老将在台上讲述着以往的战斗经历,分析其中的战略战术,新兵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提出问题。楚逸尘在学堂中巡视,看到士兵们积极学习的模样,心中满是期待。他深知,一支强大的军队不仅要有过硬的武力,更要有丰富的军事智慧,而军事学堂就是培养智慧的摇篮。课后,楚逸尘与几位表现突出的新兵交谈,询问他们对军事理论学习的感受。一位新兵略显激动地说:“将军,以前只知道埋头苦练杀敌本领,没想到这军事理论学问这么大,听了老将们的讲解,感觉自己对战场有了全新的认识。”楚逸尘拍了拍新兵的肩膀,鼓励道:“好好学,将来你们都是边关的栋梁,要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然而,边关的发展并非总是一帆风顺。随着商业贸易的日益频繁,外来文化也如潮水般涌入。一些异域的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开始在边关传播,这对当地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造成了冲击。苏瑶在与百姓的交流中发现,部分年轻人对异域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甚至开始模仿异域的穿着打扮和生活方式,而对本地的传统文化有所忽视。苏瑶意识到,文化传承是边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若不加以引导,边关的文化根基可能会被动摇。
苏瑶决定组织一系列文化活动,弘扬本地传统文化。她召集城中的文化名流、手工艺人,商议活动方案。“如今外来文化对我们本地文化造成了一定冲击,我们要让百姓们重新认识和热爱自己的文化。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苏瑶通过纸笔向众人询问。一位老手工艺人说道:“夫人,我们可以举办传统手工艺展览,展示我们边关特有的刺绣、木雕、陶艺等技艺,让大家了解这些技艺的魅力和背后的文化内涵。”另一位文化学者提议:“还可以开展诗词歌赋大赛,鼓励大家创作反映边关生活和传统文化的作品,激发大家对本土文化的热爱。”苏瑶觉得这些建议都很好,决定将它们整合起来,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文化活动计划。
在苏瑶的组织下,传统手工艺展览率先开展。展览厅内,精美的刺绣作品色彩斑斓,栩栩如生;木雕工艺品造型独特,工艺精湛;陶艺制品质朴而富有韵味。百姓们纷纷前来参观,看到这些熟悉而又充满魅力的传统技艺,不禁发出阵阵赞叹。一位年轻姑娘兴奋地说:“以前只觉得这些手工艺品好看,没想到制作过程这么复杂,背后还有这么多文化故事,真是大开眼界。”在展览过程中,手工艺人们还现场展示制作过程,吸引了众多百姓围观学习。苏瑶在展览厅中穿梭,看着百姓们对传统文化重新燃起热情,心中十分欣慰。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54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