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言用力吸了口气,重新稳住心神。
焦俊泽说的话不多,但带来的冲击却是极为夸张的。
福王。
对于这个人,洛玉衡都甚少提及……不对,应该说从未在洛玉衡口中听说过这人。
元景帝死的太早,死的时候膝下只有三子,景王,福王和晋王。
其中,福王年龄最大,是长子,景王是老二,却是皇后所出为嫡子,至于晋王,宁和帝刚继位便去了封地。
三位皇子中,景王有才能,可治国,可安邦,虽然现在宁国的情况甚是糟糕,朝堂上被世家门阀,文官集团挟制,对外刚刚给楚国割让两座城池,对边关连战连败,但这其实怪不到宁和帝的头上。
毕竟,宁国沉疴已久,积弊太多。
纵然宁和帝有能力,也根本没有大展拳脚的机会,只能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寻找改变现状的机会。在这种压迫之下,宁和帝能做到现在这般地步,已是相当不易。若是上来就大刀阔斧的改革,怕是刚露出苗头,就要去陪元景帝了。
至于晋王,擅军略,懂战阵,更适合做一个开疆扩土的将军。
实际上宁和帝也是这样安排的,宁赵两国边境,便是晋王封地,楚国进犯的时候,赵国也想要浑水摸鱼,若是宁和帝将兵卒调往楚国边境,赵国说不得就会趁机拿下一些土地。只是,瞧见晋王摆开军阵,觉得硬碰硬讨不到什么便宜之后,赵国就息了这心思。
而晋王世子,待在东陵,从某些方面来看,未必没有做质子的意思。
当然,考虑到宁国现在的局势,宋言有理由怀疑,晋王可能是宁和帝埋下的另一个棋子。
一个棋子是洛玉衡。
若是真有人篡了宁国,洛玉衡可能就会以公主身份起兵造反,重新夺回江山。
另一个棋子,可能就是晋王。
毕竟洛玉衡只是公主,虽有皇室血统,却终究名不正言不顺,号召力,影响力终究是差了些,这个世界可还没来得及出现武曌这种存在。
而晋王是皇子,正统名分在手,又擅长军阵,重夺江山的可能性远比洛玉衡更大。
送往边关,或许在世家门阀,文官集团眼中,是发配,是流放,是宁和帝对这个弟弟的忌惮,甚至想要借着赵国的手除掉这个弟弟,可考虑到宁国的情况,更像是一种迷惑和保护。而且,身处边关,那里还是晋王封地,更方便晋王培养出一批忠诚于自己的官员,士卒,若有朝一日神器更易,晋王也更容易打回东陵。
只是因着自己的出现,镇压了宁国沿海的倭寇,才让洛玉衡这边异军突起,在棋盘上变的更为重要。
思考到这里,宋言都有点佩服宁和帝了,毕竟这个男人在朝堂上几乎吸引了所有的压力。
至于福王,则是三位王子中最不显山不露水的一个。
对于此人,宋言了解的也不是很多,只知福王不喜权势,不慕荣华,虽有封地可更像是个摆设,整日不在封地待着,常年游山玩水,拜访各路名山大川。
他还修道,自己炼丹自己吃,结果一个不小心吃中毒了,幸好宁和帝连忙派遣太医过去,才保住一条性命。
最重要的是,福王虽有女儿,但并无儿子。
身死国除。
这可能是皇帝最放心的兄弟了。
就像是那种典型的,只喜欢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
是以,宁和帝的棋盘上,根本就没算上福王这枚棋子。
可按照焦俊泽的说法,这福王才是隐藏最深的一个。
宋言抿了抿唇,他并没有完全相信焦俊泽的话,而是继续思索着,思绪不由自主的飘到高阳身上。
高阳遇袭,房俊被杀。
之前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现在想想,高阳能活下来本身就有些不对。
那可是前不久才卷走了无数人命,摧毁了数不清的房舍的伊洛河啊,高阳有那么好的水性吗,皇室女子到河里学游泳,完全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而且,高阳刚上岸,就恰好被埋伏袭击自己的劫匪绑架,又恰好被自己救下……未免太过巧合了一些。
被救下之后的反应也颇为怪异,不回王府,不去东陵,不回房家,而是非要跟着他……若是焦俊泽所说都是真的,他的推测也是正确,那高阳跟着自己便是有所图谋。
是炼钢之法?
是练兵之法?
还是他本人?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54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