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
天边刚泛起一丝丝鱼肚白,今日,应是个好天气。
范家的宅邸,自是极为奢华的,亭台楼阁,雕龙画凤,曲水假山,极尽优雅,这一栋宅子,刺史府也比不上。
宅院内,不少人已经开始新一日的忙碌。
房顶上,洛天衣仰着头,目光中带着冷漠的轻蔑,仿佛下面忙碌的那些人,不过只是渺小的蚂蚁。
一个院子内,是一个六十多岁,正在打拳的老者。
这老者名叫范大膘,不是很好听的名字,不过商贾之家嘛,名字大多如此。
他是当今范家家主亲弟弟,于范家之中地位颇高,辽东这边的生意,几乎都是范大膘在打理。可人老了,身子是一日不如一日了,按照大夫的说法,若是日日强健身躯,还能多活几年,是以生意上的事情,便逐渐转交给儿子,甚至是孙子。
忽地,范大膘心有所感,抬头向着身后望去。房顶上空无一物,唯有几只麻雀并不在意冬日的寒冷,在房顶上寻摸着草籽之类的东西。
可能是错觉吧。
范大膘这样想着,收回视线也不甚在意。
晋地八大家的本族,大抵都在县城之内,州府只是八大家的分支,亦或是分部。
话虽如此,定州府的这个分部也有家丁六百,护院三百。
更有从江湖上高薪聘请的豪侠。
还有家族中数位高境界武者坐镇。
其安全程度,便是刺史府也比不得的。
没办法,谁让范家家大业大,平日里终归是要小心一些的。
拳法是最普通的,临阵对敌自是不行,而且他已经六十五岁了,算是高寿,若是真和人打起来,多半会被一拳头撂倒。不过,用来健体强身倒是不错,一套拳打下来,便觉得浑身燥热,通体舒泰,似是这定州府的寒意,都没那么严重了。
天也亮了。
一个侍女,送来了清水。
冷的。
这是范大膘特意要求的,冷水洗脸,总能让他感觉意识变的更加清晰。
洗漱过后,范大膘便去了膳堂。
膳堂很大,比客厅还大。
膳堂中已经有近百人在此,然在范大膘出现之前,却是无一人落座。
当看到范大膘出现,便有几个虎头虎脑的小孩上前,脆生生的叫着爷爷好。范大膘那张老脸上顿时漾起笑意,揉了揉几个乖孙孙的脑袋,然后便招呼众人坐下。
范大膘的正妻已经去世,是以主桌之上便是四个嫡子作陪。
范有金,范有银,范有钱,范有财。
还是那句话,范大膘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商人,取名字随意点就行,又不是那些读书人,没必要那么文雅,金银钱财,多适合商人的身份。
四个嫡子,年纪大的也快五十了,年纪小的也有三十多岁。
除此之外,他还有十三个庶子,其中几人也是颇有才能,要么执掌一条商队,要么在某个店铺当掌柜……外面请来的掌柜,终究是没自家子嗣用着舒坦。
十八个儿子,又诞下六十多个孙子孙女,最大的孙子也有三十多岁了。
再加上几个嫡子的正妻,这膳堂内便是密密麻麻的一群人。
看到这些,范大膘觉得甚是欣慰。
他跟大哥不同,他没那么大的野心,什么成为宁国首富,中原首富之类的念头,从未在范大膘心中出现过。于范大膘而言,一辈子有花不完的钱,然后看着儿孙满堂,一家人和和睦睦的,那便很满足了。
早食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多是馒头,包子,加上几碟小菜,仅此而已。若非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定州府最有钱的人家,早餐只是这些东西。
“对了,有金……”掰了一块馒头拿在手里,范大膘似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事,便看向大儿子:“新后县新到任一个县令,你可知晓?”
范有金便放下碗筷,稍稍斟酌了一下这才回道:“自是知道的,那县令名叫宋言,乃是长公主洛玉衡的女婿,虽是上门,但颇受长公主宠爱。”
“这是个有本事的,在宁平县的时候,曾率领洛家的护院家丁,打退了上万倭寇的进攻……这是传言,我觉得有些夸大,倭寇的数量估摸着也就三五千人,但不管怎样,此子能征善战倒是无疑。”
“隔了几个月,又以三千备倭兵,绞杀了数万倭寇。具体人数可能存在偏差,不过听说宁平县城外筑造京观十座,应是做不得假的。”
“因着宋言一人,宁国沿海地区短则数年,长则十数年,都不用担心倭寇的问题。”
“这应是宁和帝上位十九年来,对周边敌国,异族,仅有的胜利。”
“宋言也因此得了个子爵的爵位。”
“现如今,宋言在宁国沿海地区,颇有名望。”
显然,范有金是下足了功夫的,对于宋言的情况颇为了解。
短暂的停顿了一下,范有金这才再次开口:“宁和帝将宋言安排在新后县,有人说是发配,可在我看来,未必不是存着让宋言镇压女真的心思。”
“楚国虎视眈眈,匈奴控弦百万,都不是轻易能解决的,唯有女真,为边关之祸的同时,势力相对孱弱。”
范大膘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咀嚼了两下馒头:“继续说。”
“若有关宋言的传闻为真,以这少年的实力,或许真能稳定边关,若是连女真都被宋言镇压,到那时辽东,沿海,宋言的名望将达到极致。”
“这基本已经算是宁国一半的区域了。”
“而且,宋言是长公主女婿,又是宁和帝一手提拔起来的,同时据说其人同杨家之间也是龌龊不断,杨家数次想要刺杀宋言,都以失败告终,双方算是不死不休的结局,传闻这宋言,同房家房海关系不错,房海那侯爵的爵位,都是宋言的功劳,这老东西,正准备在房家女子中挑选一位温柔贤惠,聪明漂亮的嫁给宋言做妾。”
“可以说,这宋言是天生的保皇派。”
“一旦宋言成势,宁和帝在朝堂上的压力也会减少很多,便是杨家也不敢轻举妄动。”
“现在宋言麾下只有几千兵马,若是有几万兵马,怕是宁和帝就不会随意生病了。”
“便是真生了病,杨家那些人大抵也会拼了命的救好,毕竟万一宁和帝驾崩,大皇子上位,说不得这位长公主的女婿直接便起兵造反了。就宁国现在军备废弛的状态,遇上宋言麾下能和异族厮杀的精锐,结局不言而喻。”
这范有金是个聪明的,虽然只是一介商贾,可对朝堂上的局势分析的却是相当不错。
范大膘面色一沉:“慎言,帝王家的事情,岂是我们能够置喙的。”
范有金忙垂下头颅:“孩儿知错。”
“于我范家生意,可有影响?”
范有金摇头又点头:“暂时没什么影响。”
范家,同女真之间一直都在做生意。
莫说是女真,只要有利可图,便是匈奴,甚至是倭寇那边都有范家的身影。
单单今年,就往女真那边运送粮二十万石,茶叶,酒水,木炭不计其数,便是女真用来屠戮平阳府百姓的武器,都是范家送去的生铁。
还是那句话,只要有利可图,便是将宁国卖了,他们也不会皱下眉头。
“今年天气反常,早寒,原本和女真那边应是有更多生意可做,利润更高,只是谁曾想那平阳刺史钱耀祖却是个没骨头的软蛋,主动跟女真求和,送粮,甚至连女人都送。”
范有金言语间满是鄙夷,他是跟女真做生意,可那好歹也是赚钱的买卖,钱耀祖倒好,白送,这种人便是他也瞧不起的。
若是一般情况,范有金也懒得管。
偏生影响到了范家生意,这便不行了。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不能忍。
“朝堂上,我已经知会了一些大人,想必要不了几日,弹劾钱耀祖的奏章,便会出现在御案之上。”
范大膘点了点头:“你做事,妥帖。宋言那边可有安排人接触?同女真的生意不能停,车马总是要经过新后县的,别看他只是一个小小县令,可若是不能打通这关节,日后生意怕是就做不成了。”
“还没有。”
“那便准备准备吧,备上字画,古董,银票,女人,看看能不能将这个小县令拉到我们这边。”
“孩儿知道。”
早食便在这样的对话中度过,范家众人便各自忙碌,唯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却是急匆匆的回了自己的房间。
却是范有金的最小的嫡子范九恩,他的脸色有些慌张。本以为那宋言不过只是区区一个县令,杀了也就杀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谁能想到父亲和爷爷,居然都对那宋言如此重视。
也不知那杨烈,现在是否已经得手。
怕是来不及了。
杨烈的实力范九恩是知道的,整个定州府无人是其对手。
但是很快,范九恩的脸上便浮现出一丝狰狞,男子汉大丈夫,怎能这般瞻前顾后?
他可是很想要继承范家这一支的,可上面还有好几个哥哥,这继承人的身份无论怎样都轮不到自己,可若是能将宋言杀掉,便能同房家女联姻,那绝对是一飞冲天,有了房家的支持,莫说只是范家这一脉,便是想要继承整个范家也不是没有可能。
房家,也并非铁板一块。
虽不如杨家,却也是宁国少有的大势力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54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