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穿成白眼狼后他浪子回头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1章 乡村第一懒汉(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继续当自己的季医生。

只是会抽空带着季老大去其他食堂找负责人,季老大看着小弟跟不认识的人熟稔的说话,心里只觉得骄傲。

小弟的人情往来随了父亲。

在外面跟这些大领导说话,都不带打颤的。

“弟啊,你这就走了?不是要带着这两桶魔芋去水泥厂吗?”季老大跟上季怀之。

“就剩水泥厂一个地儿了,你自己去谈,就按照我今天那样说就行。”季怀之挽着大哥肩膀:“你不用担心,没谈下来也没事儿。”

“怎么会没事儿呢?多谈一个地方那我们村里就能赚更多的钱啊。”季老大少见的扭捏了起来:“跟他们这些城里人当官的说话,我还有些不敢。”

“怎么不敢?难道他们这些城里人不是人啊?”季怀之声音不小。

季老大还看了看周围:“你声音小点儿,免得城里人听见了来打我们。”

季怀之把剩下的一包烟放在他兜里:“去吧,不是什么大事儿,我们是代表村子跟他们谈合作,你就正常挺直腰杆就行了!”

说罢还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就记得一个事儿,那就是不能让他们杀价,我们给他们的价格都是一毛二一斤,他们再怎么说你也不能再给他们降价了知道不?”

季老大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看他转身就拉住他:“那要是他们说要是不降价就不要呢?”

“不要就不要,供给供销社,毕竟他们那儿多少都吃得下,那么多人愿意买。”季怀之把话揉碎了跟他讲:

“大哥,我跟你说,要是给他们降价了,其他地方要是知道我们给水泥厂的价格更便宜,那他们就会趁机讲价,或者是觉得我们不诚心。”

季老大重重的点头:“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季怀之挑眉:“那我走了,有事儿就来医院找我。”

“行!我这个当大哥的肯定行的。”

毕竟他这个做大哥的,总不能一直靠弟弟吧。

~

火烧房子村因为这个魔芋厂经济越来越好,劳动人民的潜力是很大的。

保证了粮食种植的同时,厂里的食品都是说做多少就是多少,从来没有推迟交货的情况。

供销社是每天都送过去,其他厂里食堂一般是一个星期送一两次。

这样下来每天都能保证厂里有收益。

做了半年下来后,村里的每户人家条件都好了不少。

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大家脸上都挂着笑,舍得的人家每个月都还要去割肉回来打打牙祭。

季洪去城里开会的时候,都是昂首挺胸的去,说是还在城里评了先进大队。

让周围的村子公社都跟火烧房子村学学。

在保证交公粮的前提下还带着村子脱贫,那是把季洪好一顿夸,又是送毛巾又是送茶缸。

让他严肃的脸脸上的皱子都笑出来了。

这天他回来的时候走路都带着风,别人问起时他兴奋的说道:

“城里说我们村子团结友爱,先进爱才,说是有报社的人来我们村里视察,看看我们的食品厂。”

“豁!是吗?那不是我们村要上报纸了?”

季洪:“那是,还要拍照勒,说要把我们村的劳动人民的照片挂在报纸上。”

“是吗?那可太好了,还得是我们村啊。”

“对啊!我们这个村子也会被城里的人知道了,以后我出去我就在我胸前挂一个,我是火烧房子村的人。那多有面儿?”

“你那是出洋相!哈哈哈哈。”

“哪儿能是出洋相?”

“好了好了。”季洪让他们稍安勿躁:“除了报社的人还有城里的领导,到时候大家说话什么的都要注意,让他们看看我们这些农民的新样貌。”

“好!!!”

报社和这些领导来的时候就发现这里的村民充满希望,他们光着腿在稻田里插秧,还有人在地里忙活。

大家看到陌生的面孔时都热情的喊着领导好。

穿着中山服的领导放开背着的手,对着村民挥手:“同志们好。”

“同志们辛苦,你们的粮种的好啊。”

“不辛苦!我们村的日子甜嘞,干活儿就不会饿肚子。”

“对啊,你们这些领导才辛苦。”

报社的人拍下这和谐的一幕,最后又去看了这食品厂,里面基本都是妇女,还有半大的孩子。

她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话里话外都在感谢村支书家的人。

还好有这个食品厂。

给村里增加了创收,日子好过了不是一点半点儿。

回了城里后,领导立马开了会着重表扬了火烧房子村,还让村支书季洪去讲话,讲感想。

季洪脑子都晕乎乎的,想让自己儿子去,告诉他们这都是自己儿子的主意,但是季怀之说他不去。

他讲不出那些高尚的话,怕开口就得罪领导。

所以让他去见世面。

季洪这么一听,那确实不行。

还是得靠自己。

年轻人终究还是太年轻了。

要说火烧房子村一冒尖,其他村子的人看了眼红,晚上还专门有二流子来搞破坏。

被季家的几兄弟抓住后又被村里的人暴打,然后交给了赤卫队那群人,不死也蜕层皮。

其他村子除了搞破坏外,也模仿他们开小作坊,可没想到火烧房子村又开始做凉粉,他们村做的样式多。

供销社和那些食堂只收火烧房子村的东西,搞得他们做出来的东西没地方收。

只能村里的人自己分了吃。

现在村里要是谁没事儿干,都会去食品厂晃悠一下,这食品厂可是村里的命根子。

听说季怀之不知道又跟谁谈了合作,可以把食品厂做出来的碱水粑(米豆腐)往外销,要的量大,又是一笔收入。

李珍珠到年底分钱的时候,村里的人提出让季怀之再多分一笔钱。

毕竟因为他,让大伙儿在年底的时候,每户人家可是足足分了一百多块啊。

后来又传出要想富先修路的喊话,火烧房子村也是附近最先修路的村子。

黄杰带着李大伯一家来到火烧房子村时,发现这才几年啊村子就变化这么大,往里走的时候碰到村民。

对方主动搭话:“是找我们怀之还是找谁啊?”

“找季怀之他们两口子!”

“他们两口子抱着他们的女儿去后山了!”

(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