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刹那灿烂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祀行(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谢明宇作为首山城的原居民,虽说不居在城内,但少时也是经常在城里四处走动的,成年以后为了生计奔波,走的也不算少,尤其是后来为了复仇的那一段时间里,作为帮工,他更是走遍了这里的大街小巷。虽说时间过去久远了,然则首山城自身的变化却并不太大,他带二人所去的地方也主要是过往的一些有特点的建筑或是有人文历史的景观。他先是带着二人往内城的王城方向走,看了看治国之主一家的外围情形,只是想进内城的话,一般来说是不成的。主要是不奉召或传唤是不能进了主人家里的,否则就是犯了宫禁,是要受罚的。轻者鞭笞,重则不免要受些牢狱之灾了,说起来这也算得上是小天家威严了。只是城外广场却是有去一趟的必要,倒不为其它,主要是它的布告信息,无论新旧,都可以从中探知一些离高国内的一些比较关键的大事小情来。亨亚日无论在和那还是离高,见到市面上的新闻纸时,都曾有买过。只是和那国往往也只得茗都期间才有,江门町当地并没有新闻社,售卖的一般也是茗都刊行的,而且日期往往迟后一些,不过好在也算是能知道近期所所生的一些重要之事。离高的新闻纸却是今日有闲时才第一次购得,只是一路在走,还没能抽出时间来读。

三人先去了宫外的广场,好在新居之地离这里并不算远,稍走一走、四处看看,再边走边吃的,不知不觉中就已是到了广场中来。广场之后就是王城内城的城门了,远远都能望见,大门左右并排站着两列各两人的和那兵在执勤,却见不到离高内卫部队的身影,看情形比平日里奉召而入的要求明显要高得多了。不过这也不关三人之事,他们只是参观这广场,能够诵读那官方布告就足矣。

布告栏张贴了许多的布告,为了让百姓都能通读,用的却是国内的与和那国的字,和那字的布告是单列的,想来识得之人数量不多,于是告示前门口冷落,而另一边却情形大变,挤了不少的人围观。三人也凑近前去,发现其上的内容大多是悬赏通缉之类的官方文书,少量一些的是求访、寻人、觅物、寻医问药这一类的信息。这里原本是官方发布信息的地方,通常是不允许民间私自张贴这些的,也不知是疏于管理还是变更了方法,一些民间告示竟也堂而皇之的上了墙,谢明宇对此很是意外。他把情况和葛自澹、亨亚日一一道来,亨亚日到底是少年心性,加之又受到最近在看的三国志的影响,对那通缉告示倒是有些神往。这些不知是江洋大盗还是侠客义士之辈,背后一定是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的,有些甚至会引人入胜。只葛谢二人却不在意这个,多是在民间揭帖前光顾。在一些过往陈旧的通缉告示栏中,亨亚日竟然意外的见到其中居然有谢明宇的名字,生辰和身份背景的描述的很详细,只所画人物形象有异,而且名字有圈,画像有着红叉,加注悍匪谢明宇于平和十年五月毙于鸡笼山,此状撤消。有不法者速伏法自白,否则下场若斯。布告虽经风吹雨淋,不少的地方也有破损,但主要部分保存的很是完整,尤其是划着大叉的头像,文字的主要部分都能清楚的识见,周围同样也有一些类似的,似是为了增添震慑。而这些布告即使破损了,也一直未曾撤去,大大的红叉格外的显眼。亨亚日招呼谢明宇过来看,葛自澹见情形有异,也凑了过来。只一看内容后,葛谢二人对视一眼,不免面面相觑。少顷,葛自澹指着布告上的画像,也不说话,只看向谢明宇。谢明宇摇了摇头,也没有说话,想来也是识不得画像中的人物。

亨亚日暗咐,看来布告内容多半和明宇叔的身份相差不多,说不得很可能是被人冒用了的。这样看来,明宇叔要是在离高冒冒失失的自报家门的话,还是有一定危险的,想不到他这十多年不曾露面,居然被别人把身份给顶了。这事还真是不好说,你要说是起个同名同姓的别名也就罢了,非要把生辰八字和身份背景也都做的一模一样,这却是要做什么?而且这家伙居然是个匪类逝者,这让明宇叔本人怎么想?这看起来多半还是熟人所为,外人又会有谁知晓谢明宇是谁,又会有谁会去关心世上是不是曾经有过这么一个人。但想来既然冒用明宇叔的身份,想必这身份必有特异的地方吧,只是亨亚日未曾听闻太多明宇叔的过往,对那些自然就不得而知了。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这一节的影响,三人在外随意走走的心情大减,匆匆走过些地方,下午不到四时就回了旅馆。只是进屋后,谢明宇让亨亚日在房间里读书,他自己则到葛自澹的房中说话去了。亨亚日其实是有心想过去听一听的,但想到他们所谈之事多半有些凶险成分,自己这小孩子应是无法参与其间的,而且还会成为他们的拖累,带着他有许多的事情反倒不方便去办了。当然了,带着他同样也是会有好处的,就是倘若有意外发生,亨亚日这位小小少年对二人来说,反倒会是一种保护,倒不是说武力方面的保护,而是个人身份上的保护。一般人都天然的不会去想一个正带着孩子的人会去做什么“坏事”,反倒掩护了一些人的意图,当然对好人如此,对恶人也是一样的,端就是看你怎么去用罢了。亨亚日自然不去理会这些,说让干什么就干什么,难道还去反抗不成,又不是什么叛逆少年。

《三国志》本身读起来多少还是有点枯燥无味的,只是早先的人生旅途中铺垫了很多的背后故事,所以里面有很多熟悉的人物,熟悉的事情,看起来就格外的卖力,就是想看看它所描述的和自己所知道的那些,到底是不是有区别,以及区别在哪里。在这能坐起伏案的地方,读起书来的感受才回到以前,能坚持的时间也明显要长得多,很少出现腰胯和臂膀酸麻到自己只想躺下来的感觉。

晚餐罢,出门散步的时候,葛自澹对亨亚日说道:“明天的计划会暂缓一天,小心无大差,免得节外生枝。我们也只是返乡探亲而已,并不想过多的参合到那些事情中去。我和明宇明日会再去打探一些情况,好确定后面的行止,但也不会因此就裹足不前,最迟后日我们该去还是要去的,那你明日还是在旅馆里读书好了。”

亨亚日答应下来,先生的话说的不清不楚的,自己当然不好刨根问底的,到了要说的时候,自然是会说明的。

第二日的时候,日子就仿似又回到了余斛一般,自己不用管其它的任何事,只要管好自己的读书大业就可以了,余事自然都由先生和明宇叔安排得妥妥帖帖的。

一日无话,亨亚日见二位师长即使在晚间散步时,也未就日间打探消息之事有所言说,心下多少有些明白,事情估计不会太小。直到第三日的时候,三人用罢早餐,谢明宇先出了旅馆大门而去,葛自澹和亨亚日并没有一同跟上,而是在旅馆的大堂了暂坐等候。亨亚日心想大概是无碍的吧,这日程看来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想必也是他们一行自身不想和当地的一些人事牵扯过多的缘故吧。

过了一会儿,谢明宇出现在旅馆门口,正对着门口的亨亚日看了个正着。他提醒道:“先生,明宇叔过来了。”

葛自澹起身,说道:“那就出发吧,也别让他过来这么来回的走了。”

二人迎上谢明宇,一同朝旅店外去,上了马车。马车起动后,载着三人往城东北而去。

出了城,还是向着东北方一路疾驰,只是这一路上,三人也是无言。直到约莫大半个时辰后,马车行到市郊的集镇,三人就下了车,再往前是要进山了的,只零星分散着一个个的小山村了,路况往往也不大好。再说马车这样的目标又太过明显,未免招摇了些,再往前去就显得过于惹眼了,村民在集市和首山城有见,但一直行到村头的情形却是罕见。好在这集镇离谢明宇早年居住的村子并不远,这里也正是当初谢明宇因做些小买卖而躲过灾祸的地方。原本准备在首山城里买些祭品的,只是后来出了点意外,再者来回带着祭品也麻烦外,还不大好看,所以后来就作罢。谢明宇也想到这边的小集市当是有售卖的,说是也在这里预备把那些物事也是一样的,葛自澹自然也没必要反对,事情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