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章 诸葛薨,顾烨起势(求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以当前大汉的朝廷配置,这些人又岂会察觉不出来官员考核制度之中的漏洞呢?

而且别忘了.钟会早就已经插手其中了!

当看到顾烨所提出的改革之举后,对于整个朝堂所带来的震撼实在是难以想象!

群臣们顿时便开始了议论。

而这一次——

顾易更是操控着顾烨参与其中,借着他的嘴来回答各种问题。

听着那一个个答案。

朝堂内的群臣也是立刻领会到了其中的核心,更是对此惊为天人。

虽然顾烨在此之前便已经改革了赈灾。

但所有人都本能的以为这其中一定是有着诸葛亮的帮助与点拨。

可这一次不同!

诸葛亮于顾氏第七代子弟全都再外!

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这也说明了很多东西!

顾烨的名字立刻响彻了整个洛阳。

当然,这种事自是不会轻易直接定下来。

刘禅这些年来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成长,但他也不会直接自己做决定,立刻便将此事送往了兖州。.

兖州。

诸葛亮病的越来越重了。

强烈的虚弱感时刻都在折磨着诸葛亮,让他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

最关键的是——

为了避免传染,诸葛亮更是不准他人来见。

唯有一个愿意陪着他赴死的下人时刻照料着他。

哪怕就算是到了这种地步,他仍是在关注着当前的局势,借旁人之口来传达赈灾之事的进展。

“丞相.”

再一次说完了赈灾之事,看着床踏上奄奄一息的诸葛亮,那下人的脸上满是悲痛之色,直接便跪了下来:“咱们回洛阳吧。”

他满脸悲痛之色,滴滴泪水不断滑落。

闻言,诸葛亮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双眼通红,整个人的状态极差,仿佛随时都会油尽灯枯。

“回洛阳?”

诸葛亮轻声呢喃了一句,又微微摇了摇头:“我回不去了。”

这一瞬间,他忽地就想起了当初他去见顾琛时的一幕。

却没料到时隔多年。

他竟然会说出和顾琛一模一样的话。

“丞相.”下人脸上悲伤之色更浓,似乎还想再劝一劝。

但诸葛亮却直接开口打断了他,声音虚弱的交代道:“告诫他们,万万要做好一切准备,决不能让赈灾的灾民们饿着肚子。”

“要注意好蓄水池的修缮.也要注意好病者的隔离”

这几乎算是诸葛亮每天都要交代的细节。

但还未等他说完。

就在这时,一道急切的脚步声忽然传来,停在了帐外。

“丞相,洛阳急报!”

闻言,诸葛亮的表情瞬间一变,眼神之中闪过了一丝慌乱:“可是洛阳出了事?”

下人不敢犹豫,连忙起身走到营门前开口问道:“何事?”

外面的甲士并未多言,只是将奏疏递了进来。

下人自觉的拿着奏疏走到了诸葛亮面前,打开奏疏通篇诵了出来。

“当今选官之制科目繁杂”

“小子以为可分设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以及临时的特科。”

“秀才科当以时务策与经典理论为主;”

“明经科科当以儒家经典为主,侧重背诵与注疏;”

“进士科当以治国策略为主”

下人仔细的读着奏疏上的内容。

诸葛亮的表情原本还十分的紧张,但听着听着他的表情就完全变了!

整个人的表情忽然严肃。

一边听着具体的内容,一边思考起了这其中的可行性!

说白了,顾易的这一次改革就是将大汉嘈杂的科目进行了具体的分类,让整个制度更加简洁了一些。

诸葛亮的表情愈发严肃。

待那下人刚刚读完看向了诸葛亮,他猛地便是一愣!

诸葛亮的脸色竟然都红润了些许。

他的表情顿时一变,本能的便以为这或许是回光返照,泪水再次翻涌而出。

但就在下一刻,诸葛亮的声音却是忽然响起。

“天不负我大汉!”

这道声音格外的有力,完全就不像是现在的诸葛亮能够说出来的。

“丞相——”

那下人完全愣住了,甚至就连声音都在发抖。

但诸葛亮却并未给他发问的机会,目光灼灼的看着他,迅速说道:“快!替我执笔,快!”

看着眼前焦急的诸葛亮。

那下人也不敢犹豫,连忙走到一旁拿起了笔。

诸葛亮一边看着奏折一边开口让下人记录。

他大大的称赞了这次的改革方略,并给与了绝对的支持!

诸葛亮太了解刘禅了。

面对这种大事,他不给与绝对支持的话刘禅定是会犹豫不前。

这份奏疏就在当日便被送往洛阳。

而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的缘故,诸葛亮的身体自这一日后忽然就好了许多。

再加上一众太医相继出手。

诸葛亮整个人的状态肉眼可见的恢复。

而当他能再一次的站起来之后,诸葛亮便压下了所有人让他好好修养的提议,重新回到了赈灾前线。

同时间,在收到了诸葛亮的奏疏之后。

刘禅终是定下了此事。

最为关键的是——

他更是听从了诸葛亮的意思,将此事全权交给了顾烨,正式让顾烨踏入了大汉官场。

消息一出,朝野皆震!

虽然此次改革是顾烨所提出来的。

但顾烨的年纪还太小了。

将如此重要的改革交给顾烨,岂能不让人心惊?

当下便有不少大臣相继上书劝阻。

这些人当然不是要针对顾氏。

刘禅不死。

顾氏在朝堂内的地位便无人可以动摇。

他们是真的担心顾烨搞砸此事,毕竟官员考核乃是大汉的核心制度之一。

但刘禅的态度却是极为坚定。

他本就对顾氏子弟有着天生的好感,更别说此事还是诸葛亮主动提出来的了。

对此,顾易自是不会拒绝。

当他选择让顾烨起势的那一刻起,这一路便唯有不断前行。

这对于他而言,只是一个起点。

顾易这一次不打算留手。

无论是从学术上亦或是武功上,他都要完成早已想好的一切。

刘禅对他而言也是个很好的皇帝。

最起码——

顾易无需向之前操控那般,担心水满则溢!

当然,此事注定需要一个过程。

现在大汉的关键,仍是在兖州的灾情之上。

刘禅是真的十分担心诸葛亮。

他知道诸葛亮对于顾烨的看重,甚至是还找到了顾烨,想让顾烨前往兖州去劝一劝诸葛亮,将诸葛亮劝回来。

但顾易却拒绝了。

他了解诸葛亮。

当走出洛阳的那一刻起,除非彻底功成,诸葛亮就不可能再返回洛阳!

去见诸葛亮,除了让其分神之外毫无意义。

其实他的身体能够有所恢复,便已经出乎了顾易的预料了,在这种时候不如全心全意的支持诸葛亮。

他只是建议刘禅下诏给与兖州更大的支持。

对此,刘禅自然不会拒绝!

延康五年,九月;

陈留郡工事毕。

在朝廷所有的重心都在兖州的情况之下,工事的速度也提升了许多。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刘禅甚至还调动了一些将士来帮助诸葛亮!

终于,就在十一月。

工事终毕。

伴随着一声声的欢呼声不断响起,诸葛亮就如同是完成了某种使命一般,再一次的倒了下去。

这一场的大病远比上一次还要迅猛。

仅仅一日时间。

诸葛亮整个人便奄奄一息,甚至就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但唯一的不同的是——

他的脸上终是没有了以往那般的担忧之色。

反倒是十分的坦然。

于诸葛亮而言,他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一切。

剩下的只能交给后人。

最起码现在朝堂之中留下的是他了解的臣子,而未来也有他看重的人。

从顾琛手中接过重担这么多年。

他始终如履薄冰。

如今,也是要好好歇一歇了。

这一天来的比想象之中还要快。

就在次日的清晨,诸葛亮于任城含笑而终。

延康五年,十一月;

大汉丞相诸葛亮薨于任城。

临终之际效顾琛之举,劝导刘禅切莫关照家族子弟。

丧事从简。

切莫超过顾泽之礼;

若是可以,愿葬入巨鹿之地,以伴顾泽安眠。

当听闻到这个消息之时,甚至就连顾易都沉默了片刻,心中既意外又不意外。

意外的是诸葛亮竟然愿意葬入巨鹿。

不意外的是他的遗奏。

但仔细想想后,顾易也便释然了。

于诸葛亮而言

或许此生最为自在最没有负担的时候,就是在巨鹿求学的那些年。.

——————

“延康五年冬十一月,天下大祲始弭。

时丞相诸葛亮奉敕抚兖州饥馑,昼夜勤瘁,以疾薨于任。

亮少孤,承顾氏诗礼之训,弱冠蒙昭武帝殊遇。

及受顾琛托孤之重,夙夜匪懈,以卫汉鼎。

居相位数十载,明法度,肃朝纲,劝农桑,丰仓廪。

由是海内清晏,远人慕义,贡使络绎于途。

临终手疏曰:“臣家植桑八百,薄田十五顷,子孙足供饘粥。臣亡之日,内无余帛,外无盈财,庶几无负陛下。”

——《炎汉书.诸葛亮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