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军工科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四千二百二十二章 从这里出发,向光而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未修改版】

吴浩看着屏幕上的军车模型,忽然想起考察团离开时,张副总说的那句话:“战士们在戈壁上守着国,我们得让他们守得安心。”他在笔记本上写下“5月完成军车减震系统测试”,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

傍晚时分,他来到天文观测台。穹顶缓缓打开,星空像被打翻的墨水瓶,泼了满天的星子。魏兵递过来一份报告,声音压得很低:“李哲的背景没问题,他发表的那篇抗干扰论文,其实对我们的‘昆仑’系统有启发。”

吴浩接过报告,指尖在“量子退火算法”几个字上停留片刻。远处的光伏阵列又开始闪烁,今天组成的图案是一群奔跑的人,手里举着“创新”两个字。他忽然想起李哲说的“想看看这么多聪明的大脑能搞出什么名堂”,原来真正的创新,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无数颗脑袋凑在一起,把星星点点的光,连成一片璀璨的星河。

夜深了,基地的灯光渐渐暗下来,只有人工智能研发中心还亮着灯。吴浩走过去时,听见里面传来争论声。陈博士正和几个年轻人围着屏幕,上面是无人机蜂群的新算法。“再优化0.1秒的响应时间,就能在地震救援时多救一个人。”一个年轻的程序员咬着笔杆说,眼里的红血丝像蛛网一样细密。

吴浩没有进去打扰。他站在门口,看着那些在屏幕蓝光映照下的年轻面孔,忽然想起考察团来时,周院士说的那句话:“你们最成功的不是技术,是把这群年轻人拧成了一股绳。”

转身离开时,他看见走廊的墙上挂着张照片。那是基地刚建成时的样子,一片光秃秃的戈壁上,几个年轻人围着简陋的光伏板,笑得像个孩子。照片下面写着一行字:“我们从这里出发,向光而行。”

夜风吹过走廊,带着远处胡杨林的沙沙声。吴浩知道,这片戈壁上的故事,才刚刚开始。那些嵌在建筑上的光伏板,会继续吸收阳光;那些在实验室里诞生的技术,会继续奔赴远方;那些年轻的身影,会继续在星光下赶路。而他要做的,就是站在这里,看着他们把梦想,种进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里,长出一片比星空更璀璨的未来。

联合实验室的牌子在智能工厂旁立起来时,李哲正蹲在AGV小车旁调试传感器。戈壁的秋风卷着沙粒掠过光伏板,发出细碎的嗡鸣,像无数根琴弦在轻轻震颤。

“磁流变减震系统的参数出来了。”张小蕾把平板电脑递过来,屏幕上的波形图稳定得像湖面,“军车在模拟搓板路上跑了五十公里,颠簸幅度比国标低62%。”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