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卷 第16章 太子出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两千名龙武卫,两千名老百姓,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一支四千人的队伍就完成了集结。

李亨穿好甲胄,来不及跟张良娣等人告别,就带着建宁郡王李倓、大太监李辅国等人匆匆上马出发。

他必须尽快离开这里,以免老皇帝反悔。

刚刚他也在赌,赌老皇帝没了底牌,只能相信自己的血脉。

相比于把江山拱手让给安禄山,老皇帝宁愿自己吃点亏。

这才是真正的皇帝!在祖宗留下的江山面前,一切都不重要。

这一次,李亨总算是赌对了。

前方还有差不多三千人在等着他们,这都是张良娣和李辅国私下招募的死士。

关键时刻,这些死士派上了用场。

之前杀过来的三路叛军,都是这些死士假冒的,由广平郡王李俶统一指挥。

因晚上看不清楚,死士们多设旗帜,虚张声势,这才勉强瞒天过海。

两千禁军,三千死士,两千青壮,还有太子府的三百卫士,总共七千多人。

用这些兵力去守长安,无异于杯水车薪。

但相对于马嵬驿的一千兵力,这是绝对的优势。

骑在马上,李亨一边走,一边复盘,总觉得似乎漏了点什么。

突然,他想起一个问题,如果这两千龙武卫发现叛军是假,不愿意追随自己,如何是好?

刚刚穿越过来就遇到马嵬兵变这样的历史大事,仓促之间设下计谋,难免顾前不顾后。

他看了身边的李辅国一眼,又迅速将目光移到别处。

此时绝不可能派人前去报信,那就只能寄希望于李俶的随机应变了。

前出三里时,有探马来报。

“太子殿下,正面的叛军往东北方向撤退了!”

“好的,再探!”

听到这消息,李亨终于松了口气。李俶啊李俶,你真是我的好儿子。

想到儿子这两个字,他在心里笑了,自己今年二十八岁,李倓今年二十九岁。自己未婚,而李倓的长子李适,此时都已经十四岁了。

老子比儿子年轻,这也是咄咄怪事。不过,借着李亨的这具躯体,自己当他老子又如何?

“太子殿下,下面怎么办?”新任左龙武卫将军李开锋策马前来。

“你有什么建议?”李亨反问。

“末将以为,当回马嵬驿固守。”李开锋回答,“圣上身边只剩一千军士,还有那么多的宫人和百姓,微臣恐他们兵力不足,护卫不周。”

这确实是个问题。但队伍既然已经拉出来了,现在回去,不仅前功尽弃,还有可能被人扣上欺君之罪的帽子。

回,是不可能回的。

“父王,李将军,我以为应立即赶往兴平县城。”李倓知道父亲难办,抢先开口了。

李亨心中大喜,没想到李家的儿子个个都是人才。

“三郎,此话怎讲?”李亨揣着明白装糊涂,示意李倓继续讲下去。

“父王,李将军,叛军虽然兵分三路,却并没有强占兴平县城。

我们越过叛军,占了兴平县城,就可以从侧背威胁叛军,谅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再者,占有兴平县城,取出库存的甲胄和武器,分发给那两千青壮,可以大大增强我军的实力。

此外,还可以挡住可能从东边开过来的叛军,遮蔽后方。如此,圣上的安全也可以得到保障。

父王,李将军,你们意下如何?”

李开锋在马上拱拱手,说道:“建宁郡王所言极是,微臣深表赞同,还请太子殿下裁夺。”

“那就按三郎说的办。”李亨看了看李倓,嘴角微微扬起,深感欣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