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夏还说西环国的自动化研究机构,现在又有了很大突破,已经比他们的师父安达安大陆强了一截,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是以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必须派学生去国外。
马佳把这事说给阿福听,阿福笑着说:“陛下,我的学生刘湘和韩金来,前年在去了西环国不久,就见过几个咱们学府出去的穷学生,我记得有一个名叫邱艺的,志向远大。”
“是邱艺带着四个男女学生去了南詹国的,后来去了西环国。”
“他们五个人到了西环国混得也不好,别说进工厂,连衣食都不能周全,由于他们在学府学的西语不扎实,口语不标准让人警觉,自称南詹国人也融入不了西环国人里面。后来又说是外岛的,同样不被他们接受……”
“还是刘湘韩金来两人,是碰巧遇到了他们里的邱艺同学,看到他们挺难的,不但资助了他们金币,还给他们指明了接下来的道路。”
“他们学的是什么专业?”
“是刘湘韩金来两人,劝导他们去学西环国的自动化专业的,到现在已经两年了吧,估计有成绩了……”
“嗯,我还为了这事担心呢,还想外派学生学习自动化呢,哪知道已经有学生在西环国学习了。”
陛下,学府出身的学生,都是有担当的,即使是自己没有胆量出海闯荡,有了志同道合的同伴就不怕了。
“这就好,这些穷学生去了外国生活很难,还得打理自己的衣食住行,太难了,下次有学生出去,学习目标还明确的话,就让学府给五十金币的皇家助学资助款,让他们在陌生的国度安心学习,不担心明天的饭碗。”
“你还应该教导你的学生,必须把西语学得扎实了,以后才能出国不被人家怀疑。”
“是的陛下,过去咱们的西语人才不多,前几个月格萨也加入进来了。”
“可格萨太忙,不能经常的教学。现在,西族已经扎根咱们的京城了,他们的孩子西语是母语,很纯正,年龄合适的可以进入学府插班学习。那样,西语人才就多不胜数了。”
“哈哈,我还真没有想到这一节,我只是想到他们来到了咱们的国家,因为他们还要去西环国寻根,两国民间有了交流,就有促成两国建交的可能,哪里想到还有这好处……”
“陛下,不但你没有想到,他们要求入学之前我也才想到。”
是的,他们西族人入住大德国一个月,就把生活理顺了,喜欢种地的,就在皇家分配给的沼泽地里面种植海水稻。种植海水稻有农部的人指导,也有邻居地块可以参考。
这里属于大德国靠北方,又是高浓度盐碱地,最大的好处是,水里绝少有蚂蝗。
喜欢打鱼的,也买了带座机的铁船,船屁股后面一冒烟,就能到了团江捕鱼。有的在城里开了鱼档,专门卖西族人自己捕捞的鱼。
他们自有一套捕鱼的方法,就是下趟子钩,上百个鱼钩提前栓好了在一条线上,挨个的把小泥鳅钩在鱼钩上,只是钩泥鳅的脊梁背,因为勾不到泥鳅的脊骨,泥鳅就接着活很长时间。
泥鳅也是自己在稻田地里捉来的,比人的中指略长,大鱼小鱼都能吃得下。
这种活的泥鳅,是河豚鱼的最爱,其余肉食性的鱼类也喜欢吃,但不如河豚鱼咬钩凶猛,往往钩到十条鱼,有五条就是河豚鱼,其余是各种杂鱼。
河豚鱼有毒,还以美味出名,能抓到价格最贵的河豚鱼,是其他渔民叹服的。
河豚鱼多了,京城人有了口福,女皇也就能天天吃得上了,可她吃的越来越顺口,总是吃不腻。有时候皇宫开宴席,她也是最推崇这道菜。
有的西族人在码头开了客栈,有的成了掮客,可以带领说西语的,不熟悉大德国情况的外国客商购物,上货。
他们的女人心灵手巧,会纺毛线织毛衣,会钩各种坐垫,充填了碎布的娃娃和小动物。
那些毛衣的毛线,此前在南羌国毛线都是自己纺的,但那是在南羌国没有颜料,想找颜料就得寻找野生的植物矿物制作,毛衣穿的时间长了容易掉色。
她们看大德国有现成的染料,就把毛线染成了几种鲜艳的颜色,用彩色毛线织的毛衣,颜色好看样式新颖,和海外手工织的毛衣比还要好,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海外商人倒腾来的。
毛衣就在附近商铺售卖,很受大德国人喜爱。
后来,这些毛衣被外国商人看上了,又倒腾去了南詹国。
现在,各种羊毛的兔毛的毛线应有尽有,还有许多种颜色,都是南詹国卖过来的。想织毛衣或者做玩具卖钱,可以一展身手了。只需要改良创新一下原来的样式,就能够畅销了。
大约二十个西族孩子进了学府,这些孩子们和大德国孩子融为一体,在一起学习交流。
大德国孩子平常和他们谈话就用西语,西族孩子就用汉羌大陆语言。这个是最独特的,即使是在学府什么也学不好,什么科目都不及格,以后混社会能说外语就是一项特殊技能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54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