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两人引导下进了镇南关,杰西卡几人已经给他们预备了水和吃的,他们洗去了一路的风尘吃了一顿饱饭。
一路去了春江城,春江城码头上,已经停泊了两艘货船,杰西卡安斯玉安友勋她们就是坐着货船来的。两人不放心族人,才嘱咐了烧水的,预备饭食的,出了镇南关去接引。
这事办的很圆满,女皇看张亮也是从中协调的有功者,还冒着雨半夜带着手下人出了镇南关接人,电文问了他的体重,张亮说是将近一百四十斤了。
女皇高兴了,就把他官复原职了,回去了春江城的大帅府居住。
杰西卡和族人坐上了货船,三日以后,货船停泊在了京城外的码头。
他们入住了那个小区,尽管范格可召集了许多熟手的工匠,加班加点来制作门窗,可他们来了的时候,还是只有九栋房子的门窗安好了。
这时候的天气已经下霜了,夜晚寒冷,但新房子尽管没有门窗也可以烧热炕头。
族长西普安老爹和范格可共同计议,重新登记族人人数,按照族人每户的多少人按需分配房子。老少三代的就分配房头的大房子,有几户达到十五六个人的,就分配连着的两户。
女皇还给了一千金币的安家费,送达的时候,感动的他们族人跪地叩头。
此前,南羌国大公主已经给了每人一个金币作为搬迁费了,大德国女皇这次又给了每人两个金币作为安家费,房子也都是现成的新房,按了门窗的可以透进来阳光,人住着都心情舒畅。
他们初来乍到就有了这待遇,可是让人惊喜了。
杰瑞和正丽俩女孩父母早亡,都是没有家庭孑然一身,西普安老爹把她俩分配到了一户,姐妹俩还是互相扶持互相照顾。看着属于自己的新房子,两人跪地祷告给过世的父母听。
分房子,好在有族长跟着,有些人也吵吵要大房子,可人口是硬性规定的,有规矩可循。
他们望着青砖红瓦的房子,里面各房间都是平整的水泥地,厨房烧火带着土炕一起热。有的安好了门窗,有的还没有来得及安上,怎么看怎么比南羌国森林里面的房子强太多了。
在森林里面住着,还要防备野兽偷袭家畜,这里自从他们入住以后,一扬手高的围墙就开始垒起来了,以后会很安全的。
族人都是住在一起的,大家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住在一起便于管理,也有安全感。因为是独立的小区,以后会有完整的围墙,有自己人的门卫把守小区的大门。
他们一开始进了小区,看了房子都有些不相信:“族长老爹,这房子以后就属于我家了吗?”
看着这些红砖红瓦的房子,地面平整硬实,墙壁洁白无瑕,有些是有门窗的,都是镶了玻璃的,从屋里就能看到外面。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暖洋洋的,他们有些不敢相信问族长。
“当然了,这是大德国女皇给咱们的,大家住着可要珍惜啊。”
女皇陛下说了,这些人就叫做西族人,等到西族人都入住了,这个小区就当作西族人独有的小区,不再安排其他人入住了,民族单一就像一个村子,有现成的村长也便于管理了。
那些空出来的房子,留作以后族里年轻人新婚的婚房,到时候就不用接着盖房子了。
以后,族长全权管理小区,包括治安和清理垃圾。因为房子盖的规规矩矩,就像一个大写的田字,就叫做了方田小区。又因为是西族人独居的,也叫做西族小区。
他们来了,因为离着京城很近,离着京城东面码头一样近。
关于他们的生存,可以涉足商业,因为有西语的便利,也知道西族人的生活习惯,还可以开客栈,因为他们有语言优势,可以在码头对接西环国的客商当掮客。
现在的游轮分码头停靠,游轮从团江过来,可以先停靠京城码头,放下部分乘客和货物,通常这里放下的乘客较少。
然后,游轮接着启程去万家镇,也是放下货物和乘客,然后就停靠在民用码头上,等待客人回来和装载货物,这个时间一般是停留一两天。
如果海上刮大风了,客船就得在江防码头等待天气好转。
一般的游轮是在基地等待一两天后,等到了游轮回程的时候,在团江水道拐弯到了京城的码头,再来接了京城的乘客和货物,就免了乘客带着货物在两地奔忙了。
西族人在杰西卡的带领下逛遍了京城附近,让他们亲自感受大德国的繁华,也看看他们想干哪一行合适没看的多了就有了目标了。
他们之中有不想涉足商业的占大多数,经过统计有三百人,就是想务农了。
皇家的农部也参与进来,看他们想务农,也可以把农部在京城东北角的试验田地,拨付给他们三百亩,指导他们种植海水稻,每人一亩,就可以自给自足了。
西普安是个合格的族长,天天带着人在杰西卡的带领下外出,看看有了水田以后,除了种植海水稻,还有什么适合他们族人干的。
尤其有愿意打鱼摸虾的,曾经在南羌国的溪水里捕捉娃娃鱼山鲶鱼的,也是赚钱的一种手段了,就想看看京城附近,有没有合适的水域供他们一展绝技。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54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