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是最大总裁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四百四十七章 请教强国之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看大德国富裕,她们也想学习,不能长途跋涉去大德国京城找女皇请教,只能是来到了镇南关,让张亮发报求助女皇。

因为大德国现在是富有的,也是在最近几年强大了的,她是在寻求成功者的经验。

女皇看她想让自己给她出主意,其实他自己也没有什么主意,大德国一开始人民也是生活困苦的,后来的有所改善了,就是没收了前官员和大地主的土地,把土地均分给了穷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各家的土地如果不多,还可以自主的开荒,第一年如果开荒够了一亩,皇家给半个金币的开荒补贴,开荒多了补贴也就多给。

随着土地的增加,农作物品种的多样化,基地工厂区几次扩容,对内对外商业的兴盛,东西南北交通的便捷,国民才慢慢富起来了。

后来,是她作为统筹全国的总裁,通盘考虑强国之策,力主发展工业开疆拓土的。

但后面这些就不能拿给大公主听了,她也不希望有个强大的邻国,南羌国百姓富裕一些就很好了,犯不着再告诉她们发展工业。

如果南羌国国力军力强过了大德国,对大德国国家安全产生了威胁,那就得不偿失了。

别的不说,就大德国的镇南关外面,还占着他们的一个大郡的地盘,那可是千里方圆富得流油的地方,他们肯定是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了,日思夜想的要夺回去。

想到此,她就告诉了女兵和报务员,把黑水国皇帝的强国之策,让手下的女兵整理一下,报务员拍发给大公主。

这个是有黑水国的成功案列的,他们的皇帝实践过了很好用,可以给大公主作为参考。

当官员的,家里土地超多的,不管你几千亩上万亩,可以自留一百亩口粮田,其余归还给皇家。无论你有多少田地,只要是有一百亩以上,你这个家族族长,就照此办理。

不够一百亩的就不管了,够了的,多余的部分就全部上缴给皇家。

那些田契地契不管是谁的,通常都是一式两份的,一份保留在官府手里,一份保留在田地主人的手里,两份互相比照,才不至于田产混淆了。

大地主,家里良田上万亩的,家里也留下百亩口粮田,皇家给他六品官并有相应的俸禄。官职只是保留这一代,如果任上没有立功表现,也没有富民良策,下一代的官职降为从五品。

每一代都照此降格一阶,直到最后就没有官职了。

家里田地五千亩以上,不够万亩的,是从六品官,这一代在任上的时候,没有立功表现也没有富民之策的,到了下一代也是降格一级使用,到了几代以后也没有官职了。

家里田地一千亩以上,不够五千亩的,是七品,其余比照万亩的,没有立功表现又没有富民之策的,传到第三代就是平民百姓。

家里二百亩以上,不到一千亩的,自留一百亩,其余多余的土地上缴皇家,皇家给官职是从七品官,一代降一阶,两代以后就是百姓了。

一百亩以上的,自留一百亩,多余的也上缴,给官职八品,一代以后变为百姓。

这样的小地主是最多的,占得土地并非特别的多,平均分配给农民,也会有十几户受益。

这样的国策实行之前千万不要泄露了出去,先封存了衙门的地契档案,统一放到国库里面专人看管,并有人日夜巡逻,防备他们私下篡改地契,那样,皇家就劳而无功了。

如果发现故意损毁的,纵火的,盗取的,杀无赦。

其余商业也仿照此样式改革,不服者治罪,甚至杀头。

先杀掉的的四个重臣,在南羌国占有的土地是最多的,是地主中的大地主,大公主那时候还没有想到这些,现在,他们的家人看死了家主,也就没有什么依仗了。

为了立威,首先就拿他们四家开刀,就是先易后难的意思。

现在是先把没有土地的民众造册,然后才是没收土地分配土地,先不要对外透露这样做的目的,以后的每家按照人头分配土地,做到每个农民都有土地可以耕种,从而让农民先得到温饱。

那些土地都在官府有地契副本的,谁敢阻拦没收和分配,就无差别击毙。

把这四家人的土地分光了以后,接着再拿別人开刀。

这个电文很长,大公主边看报务员接收,边比对翻译,她就在一边看,逐条看着看着,心里不住的赞叹,直到两个小时以后才全部译完。

大公主接收了最后一段电文,上面写到;你大力改革土地制度,会得到万民尊崇的,也会得罪许多官员和大地主的反对,你就成了夺其田产的黑手,和杀人父母没有什么区别了。

他们不敢明着反对你,会在暗中反对,甚至在暗处对你下黑手。

你宫廷卫队的枪械太弱了,不足以保护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