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1983:从不做接盘侠开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0章 引领者的角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徐峰却不慌不忙,他早有盘算。

“资金方面大家不用太过担心,只要合作能够达成,确定好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我就算是舍了这张脸,也会帮第三机械厂争取到政策扶持和专项贷款。

不过,和港岛爱国商人洽谈合资,咱们也要有自己的方案。

他们既然拿出这么先进的技术,咱们得拿出详细可行的方案,让他们看到前景才行。”

见众人纷纷点头,他直接开口安排。

“胡工,你带几个技术骨干,这几天把技术消化透,列出设备改造清单和培训大纲。

冯厂长,你和工会一起,摸底工人情况,看看有多少人愿意参加培训,有哪些实际困难,咱们统筹解决。

至于改型升级所需要的资金,你们也尽快按照实际需求做个预算......”

徐峰在为东阳区第三机械厂改型升级的事情忙碌,李政也同样没闲着。

他在京城大学的学业只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全部完成,完成度令所有人咂舌。

不但如此,为了让老师和教授们不找他的麻烦,他还留下全新的课题方向给老师和教授们。

这种倒反天罡的事情,放在别人身上,老师和教授们一定会用自身的学识让这名学生知道学海无涯。

谦虚才能进步。

可放在李政身上,老师和教授们却仿佛甘之如饴。

仿佛是李政为他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让他们确定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大概是为了“回报”,他们捏着鼻子给了李政时间上的自由。

但即便如此,李政依旧很忙。

他现在还欠着燕京出版社《仙剑奇侠传》四和五两部续集,一有时间他就要写上一些。

《仙剑奇侠传》系列小说前三部给他源源不断带来丰厚的收入,让他对此非常有积极性。

再者他也没有欠别人任何东西的习惯,这会让他不舒服,只想尽快完成相关的约定。

而《恰同学少年》和《京大论坛》的事情,他几乎再次做起了甩手掌柜,将事情推给了姜婷和徐云露等人。

京城大学人才众多,单纯从智商和能力方面来说,他们并不弱于李政。

甚至,在某些方面来说,他们或许能做得比李政更加出色。

李政在《恰同学少年》和《京大论坛》,以及学生会方面担任的角色,更多的是引领者、启发者,连管理者都算不上。

在具体事务上,他可能并不比姜婷、徐云露、陆晴颜等人更出色。

李政引领并指点了他们,他们就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出乎李政预料的程度。

剩下的时间,李政除了偶尔关注一下自己四合院的装修进度之外,主要就是忙碌新的事业。

结合机械厂的实际情况,他细化设计图纸,优化生产流程。每一个数据的斟酌调整,每一处工艺的精心改进,都倾注着他的心血。

作为港岛合资方代言人,他要为给机械厂的转型之路,增添更多的确定性,夯实成功的基石。

另外,他和京城大学合作的音像制作公司也提上了日程。

说起来高大上,其实初期除了拉着崔剑、张天朔等人去录制原声母带,投资并不大。

开展起来也相对容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