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农家子到状元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第96章 会试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看笔筒有没有机关,扭动旋盖就能藏下小纸条。

砚台有没有夹层。

衣服内侧、袜子、鞋底、发髻······浑身无死角搜检。

好在下雪天,这种脱衣服的搜检,都在架着火炉的房子里。

不然光感冒就能干趴下少半数考生。

进了号舍,初六看到有一个火炉,一篓炭,一支蜡烛,一个恭桶,还有一床棉被。

他放下考篮,首先架火。

下雪天寒冷,墨汁会被冻住,需要先用火炉烤。

这一点农家子就有优势。

那些不会生火的少爷,尤其南方的公子哥,估计就要哭晕到考棚里了。

当然,参加会试的举人都聪明。

估计早把这门技术学会了。

架着火炉,把墨汁放在火炉旁,然后调整好两块木板位置,初六披着棉被坐下。

现在离正式开考还有一段时间,他先得养精蓄锐,待会才有精力答题。

······

待到发放试题,号舍内暖和了许多。

初六小心将火炉封好。

一是炭就那么一点,要用三天,得省着点。二是要小心火灾。

这是有过惨痛教训的。

先帝时,有一次会试,京城贡院失火,烧死举人九十多个。

史书记载“烧杀举人九十余人”,这成为先帝一生的诟病。

虽然先帝赠予这些举人进士出身,但这种荣耀,估计那些八十岁老举人都不愿意要。

第一场考八股文,都出自四书五经,一共七道题。

初六先看第一题:子曰:“事君,敬其事后其食。”

第一题还算正常,它出自《论语》。

大意就是孔子说,事奉君主,先要认真办事,把领取俸禄的事放在后面。

也就是说,以事业为重,不以食禄为先,这才是事君之道,是忠诚。

孔子在这里教导别人,先要想想自己能不能将工作干好,再谈报酬。

如果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我工作不就是为了赚那些果腹钱粮,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个时代讲究的是忠君之道,无功不受禄。

想清楚,初六下笔列草稿。

从第二题开始,就是些张冠李戴的截搭题,甚至有隔书无情搭。

“及其广大草”、“君夫人阳货欲”、“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春秋笔法易之变易”、“诗言志书不尽言”······

比如“诗言志书不尽言”中。

“诗言志”来自于《诗经》,强调诗歌是用来表达人的志向和情感。

“书不尽言”来自于《尚书》,意思是文字难以完全表达出所有的意思。

这道题将《诗经》和《尚书》的观点进行了组合,考生不但要找到出处,还得把两个不同观点糅合起来。

难度可见一斑。

题目多,还刁钻古怪。

初六认真分析、解题,全神贯注解答。

慢慢地,他忘记了冷,忘记了饿,整个人都沉浸到考试中。

三天后的酉时一到,考试结束的锣声响起。

此刻天气早已转晴,初六交卷后出了贡院,远远就看到接考的父亲、苏来宝、李浩、杜飞。

还有一个劲给他招手的楚悦兮。

他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悦兮跑着迎上来,关切道:“谢书贤,累不累?”

“还行!”

初六笑着道,“就是觉得特别饿,能吃下一只羊的感觉。”

“那就快回去吃。”

二人并肩走了几步,悦兮又道,“你考得咋样?”

初六又贫嘴道:“观音菩萨说话算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