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汉风烈烈起南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53章 又到了熟悉的环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南边莫子布起家的安戴地区,也有二十万上下的客家人、闽南人等。

有这种规模的华人在,自然不怕嘉定地区的这二三十万安南人翻天,更何况他们大多还是学儒家的京汉高门。

而到了归仁等地,明香人在这里没什么实力,此地的京汉高门也不是莫子布最想要的。

八十多万人中,安南人就有三十万上下。

其余的占城人,在历史上阮朝统治时期,就是些不安分的常年闹事者,还大多信天方教,必须要铲除。

于是莫子布干脆来了个腾笼换鸟,除了投靠的他的京汉高门和少量安南百姓不动以外。

所有的占城男子,让他们的王阮文哲带走了还信佛的三四万人,其余全部被锁拿,反抗者通通处决。

很多安南百姓,也被冠以西山军余孽的名义抓捕。

莫子布下定决心,哪怕要在归仁地区打上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治安战,也要把这里清空。

若是能在这迁移十五到二十万大陆下南洋的华人,那么归仁地区就稳当了。

本来呢,莫子布准备在顺化地区,也执行归仁这样的策略,只不过手段稍微柔和一点。

但是现在看来,可能不是那么合适。

因为得益于前期的宣传,顺化的安南百姓对他并不抗拒,反而还有些拥护。

而顺化地区是广南阮氏的统治核心,汉化虽然做的一般,但文教做的非常好。

广南阮氏的科举,基本就是在顺化周围实行的,几乎每个县社都有文庙。

哪怕是普通百姓,也能用汉越音吟诵几句汉诗,熟知李白杜甫,岳飞关羽等人物。

上层士林中人就更不说了,几乎全员精通汉语,国学水平甩莫子布这种正牌汉人几条街。

那么这样一来,似乎就没必要在顺化地区实行残酷的政策了。

而且,未来莫子布是要干掉北郑,拿下红河平原的,自然也需要大量的南人跟着他一起。

就像历史上阮褔映那样,用安南国的南人去统治北人,在一个民族内,硬生生给自己分割出一个基本盘。

而且,莫子布想起了郑秀的汇报,嘉定的劳动力缺失已经到了健妇怀孕都要影响耕种面积的地步了。

顺化地区一百三四十万人中,至少有一百多万京人,就算你把他们成功腾笼,‘鸟’从哪儿来?

一时间根本就找不到那么多的人口。

想到这些,莫子布豁然开朗,立刻把黄仲辛、阮善泉、阮褔晖等人找了过来。

莫子布先向他们报告了好消息,“前方武文勇将军来报,各地百姓踊跃投军,协助王师驱逐北河贼兵,现已收复和荣、富荣、富禄等地,逼近富春了。”

顺化在此时的名字,严格来说应该叫富春,因为顺化府的核心,被阮氏迁移到了富春社。

三人闻言,立刻过来恭喜莫子布。

莫子布收下马屁之后,继续说道:“我思昔日在富春所见,张褔峦大权独揽、祸国殃民,百姓生活在水火之中。

今日我既然率国家之师前来吊民伐罪、拨乱反正,那就应该废除张褔峦时期的苛政,将他侵占的庄园、良田和山林渔场还给百姓,重新召开公平公正的抡才大典。”

“大将军圣明,顺化百姓有福了!”黄仲辛立刻就知道莫子布要干什么了,而且对他们是有大好处的事情,立刻开始了歌功颂德。

因为张褔峦强占的这些庄园等等,没几个是平头百姓的。

顺化周围就这么大一点,安南还处在南北朝世家政治晚期,百姓根本不可能拥有最好的庄园、田土等。

张褔峦强占的这些,都是不肯归顺他的政敌和落魄寒门之资产,现在莫子布要发还,怎么能让人不惊喜呢。

“大将军,除了被张褔峦强占的田产外,其党羽的私产也应该罚没充公。”

阮褔晖也建议到,张褔峦现在被郑军扣住不说,莫子布自然也是要找他算账的,余党当然也要清算。

阮善泉看到两人都有建议,沉思片刻,竟然泪水涟涟。

“六年前,我到富春参考,因为不肯贿赂张褔峦以至名落孙山,大将军现在愿意扶正这国家关键,实在是英明呀!”

张褔峦这家伙,本来广南的科举就很流于形式了,他还大搞弄虚作假,把最后一点点底层士人往上爬的火苗都给掐灭了,难怪这么遭人恨。

“泉公博学多才,这次一定能考中。”莫子布以为阮善泉是在暗示自己让他中举,于是笑呵呵的说道。

不过阮善泉却摇了摇头,“大将军既然要公平开科,我等近臣,自然就不要参考。

留出位置多多提拔寒门有才之士,如此才能彰显拨乱反正的公平、公允啊!”

卧槽,莫子布很满意!

阮善泉这老小子,还是挺有见识的,立刻从善如流了。

“泉公所言,实乃治国良言。”莫子布赶紧过来拉着阮善泉的手表示尊重。

“如今我欲拨乱反正,驱逐北河残暴之军,但唯恐士庶百姓不知,敢请泉公做讨贼救国檄文一篇,告知天下。”

阮善泉嘿嘿一笑,“大将军,阮某边荒之人,不为北地士人知晓,就算做了檄文,也不可能为天下所知。”

莫子布这次确定自己没会错意,于是立刻摆出礼贤下士的样子,‘急切’的问道:“泉公,这北地士人中,谁负如此人望呢?”

阮善泉与黄仲辛对望了一眼后笑着说道:“能才侯陈太理乃是前陈朝苗裔,王室贵胄。

其姊昭仪陈氏麝为先武王爱姬,陈氏又为富春大族,父子四人皆有文名。

且陈氏之祖,亦是自天朝福建南下的之华人,与大将军称得上同源,又身负人望,北河士林都有赞誉。

若是由他为大将军起草讨贼檄文,天下有识之士,就会纷纷来投了。”

莫子布大笑,这就太熟悉了,他立刻说道:“如此德高望重的前辈,我当聘之,阿不!”

莫大将军搞得好像自己才反应过来一样,“我当亲自去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