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四百三十三章 万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在过去的两三年里,最早的生物能源林开始进入丰产期,果实产量和品质都更上一层楼。

同时对麻风树和文冠果副产物的研发也出了成果,副产值增加的很快。

即使是麻风树,一亩的产值也达到了一万多元。

如果再算上后续的加工和流通,桂省的两千多万亩麻风树每年总产值能达到约1.2万亿元。

并且还保持着持续的增长。

相比之下,桂省存留下来的两千多万亩速丰桉,也有4000多亿的产值。

两者都为桂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与此同时,云省、川省、贵省等地区的麻风树产业表现也很优秀。

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干热河谷地区难度最大的提灌浇水问题。

有了水源之后,云贵川干热河谷地区麻风树的长势不比桂省差。

即使是岩石上,农民也发明出了尖锐的铁镐,挖坑把树苗栽下去,然后根系就能沿着岩石的缝隙往下钻。

郭阳看了之后,感觉这和棘小白在晋陕蒙地区种沙棘有许多共通之处,不过晋陕蒙是砒砂岩。

西南三省的麻风树产业也各自在冲击万亿大关。

随着红旗河的开工,麻风树和文冠果二代种也在云贵川藏青的亚热带、温带和高原高寒地区扎根。

这几省能源林相继突破万亿产值也就几年时间的事。

而在北方,

文冠果产业涉及的区域就更广了。

从疆省最西边的喀什,到东北的辽省等地,都能看到金螺文冠果的身影。

其产业效益也高于麻风果。

以最早押注文冠果的陇省为例,其文冠果产业带来的产值效益已超过了2万亿元。

其次是煤老板的晋省,靠着李永才的绿水青山公司带来的先发优势,其产值也突破了万亿。

不过后劲上比不上土地更辽阔的疆省和蒙省。

金螺文冠果油、茶叶等产品也走出了国门,其有关提取物也成了大健康行业的新贵。

在生态效益之外,经济效益更不容小觑。

而在这其中,嘉禾生化承担了最关键的角色,从种苗培育、种植、收购、加工、成品销售都有它的身影。

嘉禾生化就是能源林产业的发动机,起着最核心的作用。

在此等规模的加持下,嘉禾生化的营业额也在一年前就突破了千亿大关。

看着还在狂飙猛进的全王生物、沙海农牧、嘉禾粮油等等。

郭阳预感,嘉禾距离出现十个以上的千亿级产业那一天,不远了。

也就是说,

嘉禾距离万亿营收也不远了。

大概就在今年了。

郭阳心里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

在国内这种环境,这个时间节点,出现了这么一家巨无霸级别的民营实体企业,确实不好评价。

关键嘉禾的独立性还很高。

幸好的是嘉禾一直走在先富带动后富的道路上,虽不是国企,但胜似国企。

在共同富裕这条道路上,它做的比绝大多数国央企都还好。

而且郭阳很低调,并没有想过在国内搞事,所以国内对嘉禾的容忍程度也很高。

突然感觉,

民族企业家这个称号还挺贴切。

但不论在外面多屌炸天,郭阳还是准备回家尝尝今天的红焖藏香蕨麻猪。

一下午,郭阳推了好几个邀约,回到了庄园。

一进门,就见郭芃野在花园里撒野,旁边跟着管家,大冬天的也不怕冷,反而手里还抓着一株植物。

明显是犯案证据。

郭阳不客气的把他抓了起来,用手掌打了打屁股,“小小年纪,就祸害花花草草,长大了还得了,该打!”

郭芃野笑嘻嘻的也不哭,反而喊着要爸爸抱。

好吧,

听着这软糯软糯的声音,郭阳只好把他抱了起来。

“算了,等以后长大了打。”

“你这人怎么一天天的老惦记着打他,我们家芃野多乖啊,不哭不闹,一看就懂事的。”

这时,林可青也走了出来,听到郭阳的嘀咕就开始念叨,“我看你小时候恐怕没少被打。”

郭阳呵呵笑道:“那还真没有,这小子随我。”

“你意思是我小时候不乖咯?”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哈…哎,吃饭吃饭,别闹,我闻着香味藏香猪的香味了,一闻就知道这厨子手很稳。”

秉承着不能浪费的原则,郭阳吃完了一小盘红焖藏香猪肉。

嗯,

食材很正宗。

不过嘴上郭阳还是在一个劲的夸,做饭好啊,等把陇菜做完了,应该就消停了。

连着几天时间,郭阳在公司都是在看各个公司的年度汇总,中午在食堂吃,晚上品尝新品。

这一天,

林可青端出来一盆水煮牛肉,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川菜系吧。

郭阳有了不好的预感,

在吃完饭后,他就决定要振作起来,不能再这么颓废下去了。

先富带动后富还任重而道远,

虽然也可能他越努力,贫富差距就越大,但总得试试吧,把蛋糕做得更大也是好的。

刚好很久没有下乡巡田,基地的管理可能松懈了,得去敲打敲打了。

“现在是冬闲期,该休假的都休假了,你巡哪门子田?”

面对林可青的疑问,郭阳沉吟道:“冬至还没过,数九寒冬还没到,有句谚语说的好:犁田冬至内,一犁比一金,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

这时候的管理还是很重要的。

而且,南方天气暖和,农田冬至管理不能停,还有柑橘正在上市期,麻风果能源林也有段时间没看了……”

想找点理由还是很充足的,他也大可不必解释,但为了家庭和睦,多说几句话是必要的。

林可青想了想,也说道:“说的也是,南方是更暖和,这样吧,我带芃野去三亚等你,你从北边巡田巡过来吧。”

郭阳:“……”

其实他没打算挨着巡田的,主要是嘉禾如今的基地太多太多了。

多到郭阳都不知道有多少个基地,有多少土地。

全巡下来,估计得脱层皮。

即使只是从南到北,也没那么容易,不过话都到这儿了,那就走一趟吧。

去看看万亿级农企的基地如何了,顺便就在基地和各公司负责人交流。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