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现代留过学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两百九十五章 各有稻粱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官家临开封府视政,他们这些开封府官员,岂不就是天子近臣了?

而天子近臣将来是个什么待遇?

傻子都知道!

闭着眼睛都可以升到待制!三省两府,也未必不能指望!

开封府的其他大小官吏,就更不用说了。

这对他们而言,是天上掉馅饼了!

在汴京城里,原本就已经很热闹的开封府僧录司官吏招考,更是变得无比火热。

现在,就连那些本来在京,准备备考的士人,也都将视线投向了这个机会。

毕竟,大家辛辛苦苦的考进士是为什么?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现在,有一个可以直接给天子办事,甚至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天子的机会。

这对一些人来说恐怕比进士还香!

因为进士,假如不能考到前十,那么授官的时候,其实起点也就是州县幕职官。

那些排名靠后的,甚至有可能一辈子都得在选海沉浮。

而开封府的这个吏员呢?

首先,大宋并不禁止,已经出官的人,再次参加科举。

然后,哪怕这个吏员本身,并不能见到天子。

可这也是金身啊!

日后,若能考个进士出身,光靠着这个天子近吏的身份,恐怕也能混个堂除。

升官速度是别的的好几倍。

即使考不上进士,靠着这个金身,怎么着也能混个官身。

这前途……

是个人都动心!

于是,整个汴京城里的官宦人家,都盯上了那十几个最多二十个的僧录司吏员名额。

同时,朝堂上无数视线,也都看向了开封府。

“权提举开封府府界诸县镇公事范峋,似乎曾经被人弹劾过?”有人轻声问道。

“嗯!”在其对面的人,轻轻点头:“范峋当初上奏乞免山陵官……户部不许,于是范珣与户部之间争论不休,最后范峋才主动乞任……”

顿时,一双双眼睛都红了起来!

“好贼子!”立刻就有人说道:“这范峋竟敢乞免山陵官……不忠不孝之臣也!”

“必须弹劾他!狠狠的弹劾他!”

开封府府界诸县镇公事,本来就是要职!

一般都是选待制,至少也是有着馆阁的朝官出任。

所以,范峋的寄禄官尽管已经是朝散郎,更有着直龙图阁的馆职。

但他也只能权提点。

更何况,现在天子要亲处开封府,这个位置就更加显贵了。

在很多人眼中,甚至堪比中书舍人、给事中!

于是,这个范峋就太碍眼了。

正巧,他竟昏了头,敢上书乞免山陵官。

这是最好的借口!

赶紧滚,给真正的贤良大臣让位置!

“还有胡及……”

“此人,曾被弹劾,一度落职,根本不适合为开封府推官!”

……

“李士良是治水的能吏……都水监之中,如今不是阙官吗?”

“能不能让想办法,将其调入都水监?”

……

“开封府的蔡元长,不好动啊……他已经陛见过天子,还领过旨了……”

“事在人为,试一试呗……万一成功了呢?”

……

纷纷扰扰中,都堂的熟状,就已经被批复下来。

可!

本来,这个事情都堂没有放在心上。

原来的打算是,选派几个低级的官员,去开封府那边观摩。

都堂本也只是想要观察罢了。

但,随着两宫的圣旨,就连这个差遣,也变得炙手可热了。

一个个故旧亲朋,都差人上门游说。

而都堂上的宰执们的心思也变了。

在大宋,虽然宰执们喜欢提携年轻后辈,但真正的肥差、美差,永远都是留给自己人的。

至少是和他们关系亲密的故旧子弟——现在,我提携你的子侄,将来你到了都堂上,自然也会提携我的子侄。

所以,一时间,都堂上对派谁去,争执不休。

章惇在旁边,冷眼旁观着,同时也在心中讥笑着:“且看随阳雁,各有稻粮谋!”

于是,章惇慢条斯理的喝起茶来。

这个事情上,他没有立场,也不会举荐什么人。

所以,可以安心看戏。

在他眼中,这都堂上那一个个天下知名的宰执贤臣,如今就像是一只只围着稻田盘旋,垂涎欲滴的大雁!

若有可能,章惇挺想拉满弓,吓他们一跳的!

注:北宋已经出官的人,可以参加科举,而且他们的发解试和一般人分开,称为锁厅试。

此外,还有照顾各路转运使司的亲朋的别头试,照顾官员直系子弟的漕试。

录取比例都很大!

我大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可不是说说而已!

注2:在京的京朝官的子弟,可以直接参加开封府府试,录取名额更多,也更宽松!所以,通常一个在京为官的大臣,可能会有十几个家族子弟投靠……

嗯,相信读者们都知道这是什么。

注3:胡及前文提到过被弹劾、落职,但因为和情节无关,所以没有提及八月胡及复职的事情。

注4:此时范峋,在正常历史时间节点,应该已经被刘挚弹劾落职,出知临江军。

现在因为刘挚已经滚蛋,所以范峋还在。

但他的罪名不会消失。

注5:李士良在元丰三年为权都水监主薄,主持了都水监改革,淘汰了一百多个根本不懂水利的官员。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