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曲阜知县孔公升,因执法犯法,协助孔公辙等犯下诸多罪行,同样判以腰斩之刑!
孔训(孔五爷)等数十名孔氏近支之人和其他涉案人员,亦因各种罪行被判斩首处死!
另有孔氏嫡脉、近支及相关人等亲眷数百人,被判流放吉林都司、罗荒都司、北洋都司。
又有其他犯罪较轻(如强取豪夺、强抢民女、强取豪夺等)的北孔之人及亲眷,被判流放吕宋都司、海南行省及乌斯藏都司。
同时,将衍圣公封给衢州南孔之孔公诚——孔公诚为孔子第五十七世孙。
一场清查北孔的大案办下来,最终被判处死者多达上百人,被流放的更是多达上千人,不少人想起了当年朱元璋办的洪武三大案(四大案少了蓝玉案)。
民间更是有人将此大案称为“文隆”年间第一大案,又称“北孔案”···
···
五月便已是初夏,天气变得炎热起来。
朱元璋游历完山东几处重要之地,便回到了凤阳,并派人将刘长安、刘若月送回了京师。
炎炎夏日过得很快,一转眼过去近两个月,到了七月底。
朱元璋却是又坐火车来到了京师。
刘宽本不知道这件事,这日他正在天工院职房喝茶看报,提前过上较为悠闲的半养老生活,便听见外面忽然传出几声震惊的问候之声。
“参见太上皇!”
太上皇?
老朱来了?
刘宽眨巴了下眼睛,还在反应怎么凤阳的老朱忽然就出现在天工院呢,便见一须发几乎尽数灰白的微胖老者龙行虎步地走了进来。
正是朱元璋!
刘宽连忙放下手中报刊,起身迎上去行礼,“臣参见太上皇!”
“平身。”朱元璋笑着一抬手,随即却是径自走到刘宽的“办公椅”前坐下,左右转了转,道:“刘宽,你这天工院院正当得很悠闲嘛,喝茶看报,这日子舒坦得很呀。”
刘宽这张“办公椅”是找能工巧匠做的,既符合人体力学,又可以转动、移动,朱元璋坐着感觉简直比龙椅都舒服。
他再看看之前刘宽拿着的报刊,竟然是蜀王朱椿办的《天下说》,一份以奇闻杂谈、方志故事为主的杂志,而非什么报道新闻、政事的正经报刊,就更感叹起来。
“你这小子,可真会享福呀。”
刘宽连忙解释道,“陛下,也就是今日公事少些,臣处理完了一时清闲,这才看了会儿杂志——蜀王这份杂志办得很不错,陛下其实无事也可订阅看看。”
“哟,你还帮老十一卖起杂志来了?该不会在他的杂志社参了一股吧?”朱元璋笑问。
“没有,绝对没有。”刘宽否认。
事实上,蜀王朱椿不仅喜文事,还相当有商业头脑,如今除办有杂志社外,还做了其他生意,都颇为赚钱。
其中几样生意因为点子来源于刘宽,朱椿决定立项时,还专门找刘宽拉了投资,多给了刘府股份。
虽然刘宽觉得这事朱元璋多半知道,但既然朱元璋问的只是杂志社,他肯定不会主动说与朱椿其他方面的商业合作。
朱元璋转动着椅子,仔细打量了一番刘宽职房的布局、陈设,这才道:“放心,咱如今既已是太上皇,就不会多管你的事——你悠闲点没问题,只要别渎职就好。”
“臣绝不敢渎职。”刘宽回应了句,随即转移话题,问:“不知太上陛下何时回京师的?”
朱元璋道:“今天上午到的——这不是八月初三要到了,咱想跟你一起到跨江大桥上,看能否见识到那怪雾。”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354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