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带着铁路到大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16章 朱元璋微服私访记(四)【求追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此外,陆直之族人、妻族,平日里虽未有明显犯罪之举,却多有仗势欺人之事,甚至有强买强卖的嫌疑。”

朱元璋听了冷笑,“那不就是跟陆涛那小子一样,大恶没有,小恶不少吗?”

成纪:“确实如此。”

“可知此人历年政绩?”

成纪道:“陆直自十几年前担任六合知县开始,政绩一直不错。”

朱元璋听了眉头微皱,“他十几年前担任六合知县?莫非刘宽在六合进行铁场改革之时便是他任知县?”

“是。”

朱元璋略一沉吟,“将陆直族人、妻族以及陆涛那小子的罪证都搜集了,再让陆涛写一份罪状,都交给陆直,看他如何处置。”

成纪提醒道,“皇上,咱锦衣卫无法直接插手此事啊,该以何名义?”

朱元璋道:“分给直隶按察使司下属衙门、都察院下属御史去办吧,正好借此看看这滁州的这两方面官员什么成色。”

“是。”

成纪又向一名下属交代了此事,然后才道:“滁州黑矿场及学校之事目前还在调查中,怕是需要一些时日才能查清。”

“无妨,咱不着急。”

···

···

朱元璋并未在滁州城多呆,次日就带着俩孩子离开了。

而在此时,陆直才得知儿子陆涛彻夜未归——其实陆涛以往在外彻夜未归的例子不少,但会让人给家里传个话。

这次出去了一两天,连个话都没有,陆直发妻自然担心起来。

“肯定又跑哪个青楼去了!”陆直冷哼一声,对陆涛这个独子颇为不满,但还是吩咐管家,“派几个人,去他常去的几处青楼打听打听。”

“是,老爷。”

管家应声去派人,回来时便道:“老爷,按察使司的刘佥事派家人邀请您今夜到九溪院夜宴。”

“刘同?”陆直疑惑,“他为何要请我夜宴?”

管家自是答不上来的。

不过刘同既然没送请帖,而是让家仆传话,多半是要谈些不方便为外人知的事。

这点从夜宴地点也可猜测得到——九溪院是一处私厨,每日只接早晚两桌客人,地方也颇为僻静,是个谈私密话的好所在。

下午,陆直家仆去了几处青楼,都没打听到儿子陆涛的消息,陆直也不免担忧起来。

带着担忧他来到城郊九溪院赴宴。

刘同是个其貌不扬的中年官员,与陆直相见后一番寒暄,便落座饮茶,直到饭菜上来前,一直闲侃,就是不说正事。

陆直耐着性子周旋,直到饭间,刘同让厅内的人都退出去,才笑呵呵地道:“今天上午我收到了一份大礼,陆老哥帮我看看。”

说完,不知从身上哪里摸出一个布囊,放到了陆直面前。

陆直打开一看,里面却是一份份罪状,赫然都是关于他族人、妻族以及儿子陆涛的——犯的都是小罪,可数量却不少,因此让他颇有种触目惊心之感。

随后他脑子就疯狂转动起来。

他儿子、亲戚的这些事一旦曝出来,都要论罪惩处且不说,还会影响他的仕途——轻则让他前途就此断绝,重则丢官免职。

那么刘同哪里来的这些罪状?莫非一直在查他?

此番约他出来,拿出这些罪状又有何意?

‘他应该不是想利用这些罪状对付我,不然不会约我来这里,拿出这些罪状给我看。’

‘那么,多半是想交换利益了。’

想到这里,陆直便想试探刘同想交换什么利益,可刚要开口,忽然想起,之前刘同说收到一份大礼——也即是说,这些罪状多半不是刘同调查得到的,而是有人给他的!

那是谁给他的?!

“不知这些罪状刘佥事从何得来?”陆直放下布囊,淡淡地问。

刘同依旧笑呵呵的,“我不是说了吗,今天上午收到的。”

‘那就是有别人在查我,并且刘同可能都不知道是谁!’

心里有了判断,陆直又问:“那刘佥事给我看这些有何意?”

刘同笑着道:“亲戚嘛,咱们做官的谁都有,里面免不了有几个犯错的。”

“陆老哥这几个亲戚的事我都看了,不算大事,判轻点也许神不知鬼不觉地就过去了;可若是闹开了,判重点,那对陆老哥影响可就大了。”

这是威胁。

陆直微微眯眼,“刘佥事有何想法,直接讲便是。”

刘同忽然叹气,“陆老哥,我也有亲戚呀——我一个族侄想承包青头山开采石场,一个外甥想在火车站附近买地建房,明明做的都是正经生意,可州衙总是刁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