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幸福的女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二十章那年、那月、那些事(十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考试时间:上午9:00——11点,考试科目数学,下午1:30——3:30点,考试科目,史地或者理化。二十五日:上午9:00——11:30点,考试科目:语文,下午13:30——16:00点,考试科目,政治。

那个时候没有身份证,参加高考的人只需要拿着准考证进入考场。梁志刚和辛泽是同一个考场,张绍爵自己一个考场,梁志刚、张少爵和辛泽他们三人报考的都是理科,他们的目的是毕业后可以留在市里工作,脱离农村。燕子和连武在同一个考场,他们报考的都是文科,燕子很想当老师,后来燕子才知道连武报考文科生因为自己报考类文科。燕子和连武走进考场,考场内摆放整齐的四排桌椅,每排七个座位,也就是每个考场28人。每个桌子的右上角贴着白纸黑字的号码,进入考场后有老师指导考生对号入座,并指导考生除了文具盒可以带到座位上,手里带的其余物品都要放在前面的大桌子上。考生拿着自己的准考证核对桌子上的号码对号入座。

燕子的座位是靠窗那排的第三座,连武是靠窗这边的第二排第四座,他和燕子中间是过道。燕子坐下后,环视教室,燕子无法形容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不知道是激动还是紧张,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加快,似乎要从口腔中跳出。

燕子的座位正好靠窗,室内的火炉呼呼地燃烧着。有那么一丝丝的暖意,燕子又回想起自己上学的时候,到了冬天做轮流值日,值日生每天要提前半小时来到学校生炉子。每个值日生还要从自己家里带生炉子用的柴草和木头,因为学校的煤没有煤块柴草少了不好生炉子,所以燕子每次都要带很多柴草和木头,这样点的炉子升温特别快。等同学到校的时候教室里已经很暖了。如果同学到校,教室里还不暖不但老师会批评,同学还会骂自己,对燕子来说这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所以每次燕子做值日的时候都是做的最好的那个,不过即使做的再好也从未得到过老师的表扬,从来没有。但是燕子并不计较,更不奢求什么,只要老师不没事找事就好,只要老师不找事同学就不会欺负她,同学欺负她都是老师挑事暗示的。而学生完全是为了讨好老师而欺负她。燕子隔窗向外观看,眼前这一切即熟悉又陌生。

自从1970年工农兵大学生以后,直到1976年工农兵大学生结束,短短的六年时间,这些工农兵大学生到底是成了栋梁之材还是燕岱之石?全国人民谁也不知道,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今年,1977刚刚恢复高考,筹备考试的时间比较仓促,无法进行全国统一命题,所以试卷选择的是各省自主命题。今年报考的有大学本科,专科(当年叫大专)和小中专。报考本科和大专的考生必须持有高中毕业证,试卷略难于小中专,报考小中专的持有初中毕业证就可以报名,报考小中专的试卷略简单一些。

小中专学校就相当于现在的技工校,当年报考小中专的考生的占准考生的一半人数,这些考生的目的很明确,一,考试卷略简单于本科和大专试卷,比较容易考上。二,小中专学校学习的是技术工种,毕业后会进入大型工厂,而大型工厂基本都在大城市,万一考上技工校留在大城市的几率较高,就可以离开农村,离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三,大型工厂的技术工人就是技术员,工资可观。报考本科和大专危险性很强,因为试卷难度大,不但招生名额受限,性别也受限,更重要的是每个学校在每个省的招生名额更受限,就比如当年的清北在东北三省每个省只招一名。所以报考小中专是当时最正确的选择。

燕子他们五个只有辛泽报考了小中专,并且是自己家的城市,他的目的明确就是要回到父母身边,回到自己家,和家人团聚。梁志刚和张少爵都报考的本科,因为他们想去南方发展。

燕子想的入神突然的铃声拉回了燕子洞思绪,考场立刻安静到只有监考老师的脚步声,老师验证考生的准考证和桌上号码。十分钟后,第二次铃声响过,主考老师拿着贴着机密字样的文件袋走进教室,当众拆封,宣读考场纪律和注意事项,然后发放试卷,不许动笔。

试卷发放完毕,主考官才宣布答题开始。教室内出奇的安静,落针可闻,只有笔尖和试卷的“沙沙沙”的摩擦声。燕子看着8开的两张双面的试卷,密密麻麻地考题,轻轻地闭了一下眼又慢慢地张开,呼了一口气开始答题。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燕子很希望时间慢一点,再慢一点。

“叮铃铃”铃声响起,主考官喊道:“时间到,全体起立,不得大声喧哗,按顺序走出考场。”

全体考生起立,没有人说话,按照顺序走到前面拿着自己的背包走出考场。燕子来到操场想找到梁哥和爵哥他们,怎奈个子太小目标就小,连武就在燕子前面出来的,所以燕子只能和连武往考区的大门走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